原标题:高价硕士时代
导读:随着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增长,以及个人对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日前,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正式公布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时间以及相关报名时间节点,这也意味着考研的同学们准备的时间越来越紧张。今天,一读与您分享一系列真实的故事,深入了解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一起探讨,在高价硕士时代,读研是否仍然是一个明智的投资,以及它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新西兰的一家海鲜餐厅里,方饶野卖力地推着“广式”点心车在客桌之间叫卖。推车下面腾腾地冒着热气,她的腿早就肿了。每天推卖4个小时,一周她可以净赚约900元人民币。
那时的方饶野没有想过,自己会在4年后花几十万元回国读硕士。她连考了3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的硕士研究生,终于在2021年春天如愿。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北大应用心理学只招收非全日制专业硕士,3年学费19.8万元,没有宿舍。
在她考研的2018年至2020年里,全国考研人数从238万人涨到341万人。再往后的3年,每一年都是新的“史上最卷考研季”,2023年报考人数达到顶峰,474万人。
就在人们准备迎接数字再创新高时,这条冲天的上升线,在2024年猝不及防地拐了个弯——考研报名人数直降36万人,共计438万人。这是近8年来,“考研热”首次降温。
与此同时,研究生政策也在悄然转向。教育部于2023年12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末,专硕占比达到60%左右。
近年来,中国著名大学学术型硕士即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十分普遍。许多专业都减少了统招学硕的数量,甚至只接受推免方式或直博招生。专业型硕士即专硕的招生比例则不断扩大,逐渐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主力。
而且专硕的学制也有延长的趋势,从2年制变为3年制。很多高校也不再为专硕提供宿舍。许多学生的读研成本又得增加一大笔,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
每一个数字背后,每一个政策变动背后,都是同方饶野一样的具体的人。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读研这条通往未知的路?
在当下,读研还划算吗?它的价值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