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生是怎么毁掉学弟学妹们的前途的?
发表于2024-01-10 22:58:47
摘要: 原标题:藤校生是怎么毁掉学弟学妹们的前途的? 现如今,美本申请早已不是那个卷SAT成绩和AP数量的时代,从如今接连爆出的MIT女孩被举报和美高生毁约

  原标题:藤校生是怎么毁掉学弟学妹们的前途的?

  现如今,美本申请早已不是那个卷SAT成绩和AP数量的时代,从如今接连爆出的MIT女孩被举报和美高生毁约宾大的两起事件中可以看出,教育早已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家族及其背后的资源才是真正起到超能加持作用,有资源,充分利用资源走捷径固然是好,但切记不要破坏规则。

  近日,网上爆出一位23fall中国学生被宾大ED录取,之后又收到了MIT的EA录取offer,这名女孩最终毁约宾大,转而投向MIT的怀抱。

  这番操作迎来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说这是典型的自己喝饱了水,顺手就把井给埋了,全然不管他人死活...

  这件事有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是大陆学生还是美高学生?

  国内自媒体打着中国学生的标题,让人怀疑中国大陆学生又作妖了。

  随着越来越多信息被扒出,原来这名中国女生就读于Top5美高Milton Academy,所以她所在的申请池并不是在国际学生申请池。

  其次是23fall还是24fall申请季?

  一开始很多人以为是今年申请季的MIT学生,因为今年MIT录取3名大陆学生,但是网传是4名。

  最后发现她是2023fall申请季的学生,但是gap了一年,这里的时间差就很容易让人混淆。

  还有一个疑点是,ED居然可违约?

  根据ED的规定,ED阶段只能申请一所大学,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选择其他offer。

  但是ED毁约并不是没有可能,例如家庭重大经济困难、生病等原因,只要和学校协商好还是可以“毁约”的。

  这位“毁约”的同学就是以“家庭财务困难”为理由放弃,和宾大协商并且gap了一年后在2024秋季入学MIT。

  据网友爆料,这位同学解约的理由简直离谱,甚至称得上“骗offer”。

  她初中就读于上海某学校,高中就读于 美高,父亲是咨询行业名企合伙人,gap期间还和母亲周游世界。

  怎么看也不可能是“家庭财务困难”的样子。

  虽然还不确实是不是因为其他重大突发原因而gap,但是综合目前网上的消息来看,这位同学的操作,实在是难以服众。

  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诚信的国家。

  在美本申请中,众所周知,美国大学录取分为不同的轮次,主要分为早申轮和常规轮,早申又包括EA、ED、REA,不同轮次都有各自的规则。

  ED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捆绑 ,具有唯一性和绑定性,它是默认学生和学校双方签订绑定协议。

  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想要提前锁定优秀的申请人,另一方面是愿意申请ED绑定的申请人对学校有极高的忠诚度,确保较高的入学率。

  很多中国家长可能还不知道,入学率对于美国大学来说极其重要。

  因为入学率代表的是学生拿到Offer后,愿不愿去这所学校上学,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得不得人心。

  另外入学率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资源分配和财务稳定性,入学人数少可能会导致教育经费削减,进而影响下一年的招生。

  入学率还影响学校排名的高低,最终会影响到学校吸引的资助、捐款等。

  对于学生来说ED申请的录取率一般比RD要高,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好处。

  2022fall新生入学数据显示,宾大常规录取率为6.5%,提前录取率为18.5%。其他藤校的早申录取都远远高出常规轮录取。

  而且ED放榜在当年申请季的12月,收到offer就可以提前下车。一般情况下,收到ED录取offer就应该撤回RD申请。

  一旦学校发现同样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他们的ED申请池里,极有可能的情况是,两所大学都不会接受申请人。

  近年来,ED毁约的事件并不少见。

  据说,在上一个申请季,某头部国际部的学生ED录取了纽约大学,没有按照约定撤回RD申请,最后收到UCB的offer后计划ED毁约。

  如果你最后选择不去ED录取的学校,学校可能会联系其他学校,告知他们你违反了协议,其他大学可能因为“诚信问题”拒绝你。

  按照开篇提到的这位同学的操作,收到宾大ED offer后毁约,浪费了宾大的名额,降低了宾大的入学率,令其他有机会ED进入宾大的同学落榜。

  美本申请的规则算是被她玩明白了。

  虽然两头瞒或许可以侥幸逃过一劫,但是一旦被发现就是很严重的诚信问题了,未来还可能影响到未来的申研读博或者工作。

  ED录取率高确实很香,所以建议大家ED阶段冲刺梦校,尽可能早下车。

  但ED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如果没有敲定梦校的同学不建议为了申请而申请,因为尽管被录取了,最后可能也难以收获愉快的留学生活。

  对于需要奖学金的学生来说,RD申请也将更有优势,而且RD没有绑定,可以多方面比较再做出最终选择。

  但是ED收到offer,RD收到梦校offer或者更好的学校offer怎么办?不想违约又想换学校怎么办?

  很简单,可以先入读,再转学。

  如果要深挖撕毁ED对美本申请的影响,我们就不能不提到美国大学的名校情结。

  没错,美国大学同样对顶尖高中同样有着名校情结。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藤校录取似乎在国内有规可循,对国内高中有固定的偏好。

  比如录取藤校人数最多的北师大实验、收到牛剑offer最多深国交,北京四中和南京外国语几乎每年都会固定收到布朗offer...

  很多同学在择校的时候除了考虑到自己的目标和偏好之外,还会参考上一届,上上届学长学姐被录取的情况。

  如果一直都有被藤校录取的传统,那么自己被看中的机会也会比那些学校从来没有offer的同学要高出不少。

  在美国大学招生官看来,这所学校的学生能够被录取,说明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较好,这也是他们保障自己国际生源质量的方式之一。

  对于以后来自这些学校的学生都会比较关注,比较有信任感。

  但是反过来想,如果这所学校的某位学生做出了什么负面的行为,最终也会影响到大学未来在这所学校的录取。

  这就是为什么当大众得知Top5美高中国学生毁约宾大ED的反应那么激烈,他们甚至将这样的行为看作“过河拆桥”。

  因为最严重的后果可能不是这位学生本人承担,而是她同学校的学弟学妹承担,往严重的说,可能是全体中国学生承担。

  在美版知乎上,有美国网友透露,自己家附近的一所高中,有学生在6年前获得ED录取后放弃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

  迄今为止,宾夕法尼亚大学拒绝接受该高中的任何人。

  所以这又给了正在择校的家长们新的提醒,一定要关注自己孩子的学校,之前有没有出现过撕毁ED的情况。

  如果有过的话,那很有可能你的高中已经被这所大学放进黑名单了!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美本申请已经进入群魔乱舞阶段。

  前几年,大家再怎么卷也是卷SAT、卷AP数量、卷小众体育;恶劣一点的操作就是在文书卖惨,把自己的亲人“写死”...

  但是从今年申请季爆出的两起事件中,大家就发现了,原来你在按部就班用“小镇做题家”思维,一步步打怪升级搞美本申请,别人早就抄近路,而且还非常成功。

  前有李罗罗的巧妙打信息差,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18岁前都算“国际冲突”,在美国有身份,在国内有户口。

  用美国人竞赛卷中国学生不能卷的,再用中国学生接受的学术训练去卷美国学生。

  后有中国学生用“家庭财务问题”毁约藤校,gap一年后投奔MIT却不用承担个人责任。

  还有我们最熟悉的谷爱凌,参加小众体育卷翻中国学生,每到暑期来海淀黄庄补习,卷哭美国孩子。

  可能类似的行为还有很多很多,国内高考也有类似的事件。

  2017年有报道说,36名外籍学生中有35人参加高考,其中16人被北大录取,16人被清华录取,3人被人大录取,录取率100%。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外国籍学生全部都是中国人。

  曾经家长们以为只要孩子够聪明、够努力,拼命学习,拼命刷分,拼命参加活动就有机会踏进名校大门。

  但是如今看来,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家族及其背后的资源才是真正起到超能加持作用。

  更重要的是,美国大学或许就是为了这些自带资源的学生开辟的一个“后门”。

  因为美本申请本身的不透明性就造就了它存在很大的信息差和可操作的空间。

  而且一些神通广大的家长就是拥有这么多资源,只不过是充分调动身边的资源达成目的。

  这里的资源还不仅仅是金钱,不仅仅是父母付出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将孩子送进最顶尖的国际学校、最有含金量的夏校,聘请最贵的补习老师补课...

  从上面的例子就可看出,孩子在美本申请之所以可以走得那么巧妙,背后少不了家长的精密规划以及他们的见识和眼界。

  法理上说得通,但人情上可能过不去。

  这样的操作终究还是伤害了更大的美本申请基本盘的利益,如果还以胜利者的姿态宣扬自己的“战绩”很可能就迎来舆论的反噬,录取MIT的李同学就是这样的例子。

  很难评判他们走捷径是对的还是错的,但是破坏规则、毁约的行为一定是错的。

  有资源,充分利用资源走捷径固然是好,但是如果没有资源的孩子,按部就班、踏踏实实走申请路才最稳妥。

  但是走歪门邪道,靠考试作弊、材料造假、毁约等踩红线的行为就万万不可。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