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应打破性别的“刻板印象”
据媒体报道,四川省成都市草堂小学西区分校从上学期开始,在二年级试行年级课程——“男生·女生”课,为男孩、女孩们定制属于他(她)们的专属课程。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该课程又添新内容:开设“快乐‘duo’毛线”课程,教女孩子们“打毛线”“织毛衣”,男生的课程则由老师带着“做飞机”“造火箭”“装汽车”。校长付锦表示,有些地方男孩、女孩存在一定的性别错位的现象。此举是为了增强学生自我性别认识,让孩子在课程中更加了解自己。
一所小学开设了所谓的性别专属课,让女生织毛衣,男生造火箭,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在处处倡导男女平等,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今天,竟然还有在孩子接受教育之初,就为他们树立性别认知屏障的课程。这种区分性别的课程,会对还未形成成熟性别认知的孩子产生心理暗示:男孩子就应该去搞科研,女孩子就应该做家务。这样的做法不仅会限制孩子未来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也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种下“刻板印象”的种子。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了解的不应是成人为他们灌输的“自己”。
当今社会,大部分职业都不存在性别要求,若刻意做出划分,无疑为孩子埋下了价值隐患。孩子们确实应该有正确的性别认知,但绝不是基于职业的区分,而是在生理上的正确认识,心理上的正确对待,是对不同性别的了解、包容和尊重。“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若还抱着因循守旧的观念,则是历史的倒退,更是对现实问题的回避。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上依旧存在着性别歧视,只有从制度上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潜移默化间塑造孩子正确的性别观念。盛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