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免除了学费和杂费,对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支出是减轻了压力。但是就一些家长反馈,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却并没有 减少,这部分钱基本上都花在了上补课上,最后总体来讲是教育投入增加了。
出生在80年代、90年代的人在上学期间很少有补课的,基本上就是老师课上讲课,孩子们放学做作业。但是00后出生的孩子补课现象很普遍 。暑假会上一个月的补习班,平日周六日会上一些才艺班,在周一到周五上学日由于家长没空照顾孩子,中午和下午放学会把孩子安排在“ 小饭桌”,也就是看管孩子吃饭写作业的地方,晚上父母下班会把孩子接回家。每个孩子都被家长寄予厚望,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 上,所以在从前看起来补课很奇怪的现象现在变成了正常的现象。另外,现在农村家庭收入高的都把孩子送县城里上学,县城家庭收入高的 会送孩子去大一些的城市上学,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背井离乡”,每年都会呈现买学区房热潮,很多家庭都长期处于焦虑状态。造成这种现 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教育设施的不均衡。大城市容易与外面的世界对接,所使用的教育设施是比较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丰富的课外辅导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些都是县城农村所不能比的。级别越高的地区促进学生发展的机会越多,例如政府组织的一些文化活动,当地学生就有机会参与。
教师质量的不均衡。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于学生学习成长起到引领作用。越是发展好的地区对于教师的学历和能力要求越高,薪资 待遇也会高一些,这就导致优质的教师资源过于集中,在集中地区造成激烈的竞争,而在发展差的地区就会无人问津。而家长们就会投入更 多的财力,精力让孩子去选择教育能力强的教师。
父母自身能力的不均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能力高的家长能在生活和工作上取得平衡,但是大多数都是普通家长。一方面由于生活压 力巨大,车子、房子、老子、孩子,每一个都是压在家长身上的大山,无暇照顾孩子,也只能把孩子扔在补习机构去看管。有些时候补课并 不能切实的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只是照看孩子的“收容所”。另外,大面积的补课是个怪现象,难道学校教学课时不够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吗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可学生的课余时间却减少了。
据统计,教育的投入占家庭收入的主要比重。缓解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要做到教育设施的优化配置,加大优秀教师队伍的流动频率,国家应维 护社会公平发展,防止资源过于集中,促进社会上下游流动。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人们对于教育的焦虑,才能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李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