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在部分学生和家长眼里,劳动无足轻重。(半月谈网)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积攒更多的技能,更好地生活,那么为何部分青少年连最简单、最基本的劳动能力也不具备呢?究其原因,一是有些家长“照顾”孩子过于周到,碗筷衣服给洗好,鸡蛋给剥好,在家长眼中只要孩子认真学习,一切劳动都可以代替,导致孩子在家中没有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二是部分青少年“崇尚分数”心态严重,不仅不热爱劳动,甚至鄙视劳动,更缺乏自我劳动的习惯和意识。三是校园劳动课纸上谈兵、形同虚设,笔者对上学时劳动课、体育课被文化课任意占用的“阴影”依旧记忆犹新。
让青少年回归劳动本身,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自力更生,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将劳动进行到底势在必行。家长自身要改变“唯分数论”的观念,为孩子灌输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孩子产生积极参加劳动的“光荣”价值观,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遇到困难家长可以指导帮助,但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动起手劳动起来,这些小劳动技能都是孩子未来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青少年要积极加入家庭、学校、社会的劳动中来,要理解劳动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锻炼我们的能力同时也愉悦了身心,劳动的魅力很强大,可以使青少年更加充满活力与朝气,充满激情与梦想,既强壮了体魄也更充满担当和责任感。校园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将劳动课“归还”学生,同时“因材施教”,依据区域特色制定更加科学的劳动课程,例如笔者老家是一个小渔村,劳动课就可让学生劳动于“渔”,使学生既对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又增长了劳动技能。杨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