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余名中关村三小学生毕业要像大学生一样写论文,还要参加答辩,他们的“研究成果”还将被收录到论文库中。昨天,学生们的答辩全程网络直播,吸引数万人收看。(北京日报)
毕业答辩是大学生必须经历的一项过程,既是对大学学习的总结,也是对大学生活的一种“交代。但毕业答辩从不是大学独有的“专利”,中小学举办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检测。
中国的教育向来的通病就是应试教育,学校的大部分老师侧重成绩,更是潜移默化的将应式教育的思想强加于学生身上。老师注重成绩无可厚非,教书育人是其本分,但育人更是重点,将成绩凌驾于育人之上,无疑是本末倒置。
近年来,教育机制的改革也使我国教育迎来了“第二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技能兴趣培养成了一大主题。书呆子现象已有较大改观,但要根治这一“顽疾”,需要上行下效的全面落实,不能采取“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的行为作风,更不能采取形式主义敷衍了事。
据了解,5月10号,中关村三小北校区的六年级学生们启动答辩。《论手机对小学生视力的影响》《家有“二宝”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论国足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中关村三小北校区早高峰时段堵车情况改良与控制》等热门话题,都成为孩子们的论文题目。据初步统计,该校所有校区800余名六年级学生一共完成了约600份毕业论文。
这样大胆的尝试让我国教育迸发出了新的活力,从各位学生的论文题目来看,虽不是研究性课题,但更能的贴近生活,让孩子们了解生活,这是弥足珍贵的。大部分论文题目都是身边事儿,让孩子们够得着、有兴趣去探索的话题,这一举措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孩子的丰富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学校还专门为孩子们配备了强大的导师资源,他们既可以选择校内教师,也可以选择校外专家作为自己的论文导师。
孩子们的论文格式和答辩流程,全部模拟了大学生答辩过程。虽然论文研究话题和成果看上去是有点美中不足,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以生活为研究对象既能在研究中发现问题也能解决问题。
答辩的教学模式并不新颖,但是恰到好处。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爱思考爱琢磨的思维方式,从小抓起,让应试教育的“顽疾”彻底根除。这一新举措值得中小学效仿,但其把握程度还需按实际考量。(文/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