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作为一个热门又熟悉的词汇,最近成为众多家长为孩子报班的首要选择。在少儿编程课外培训日渐火爆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幼儿园阶段就送孩子学编程,孩子是否能理解透彻?出于“莫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家长是否可以漠视孩子的兴趣?
有些培训机构的宣传仿佛很有说服力:埃隆.马斯克9岁学编程,扎克伯格10岁学编程,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是从小接触编程……于是就出现了种种编程热的现象:电脑都没摸过,孩子四五岁就报了编程班;为参加编程竞赛,家长带着孩子全国各地奔波;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不学编程就是新一代文盲,编程成为升学必修,编程必须从娃娃抓起。
确实,当前社会是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们掌握一点编程知识,可以激发他们的“计算思维”和相关潜能以更好地适应未来,而且在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很多应届大学生进入企业从事IT行业,足不出户就能随时随地轻松办公,而且即使没有丰富的工作阅历,也能拿到高额的薪资,这令不少家长心动,认为搞编程写代码就是万里挑一的工作。
这本身是一种好的想法,但是随着攀比心理的日益盛行,编程培训班也变了味道,就像奥数班一样,本来是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科兴趣,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但在“提高升学率”催化剂的作用下,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功利性被彻底亮化和强化,动机和行为被严重扭曲,违背了初衷。而现在培训班也夸大编程在升学中的作用,为“编程择校”煽风点火,导致“编程”迅速升温及至失去理性。
编程热现象不禁令人反思,这种变了味的培训,是否可以真正培养孩子的思维,是否真的对以后的成长或学习有帮助,家长拔苗助长难道就可以忽视孩子的兴趣吗?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是出于“技多不压身”的想法,还是“望子成龙”的急切,抑或“升学加分”的现实,家长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培训班,不仅要看孩子有没有潜质,最重要的是兴趣。没有了兴趣,报再多的“兴趣班”也不会出成效,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
因此,不论是编程还是其他培训班,家长都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因为攀比而盲目选择,为各种风靡的培训班降降温,也为自己发热的头脑降降温,陪伴孩子找到适合的兴趣,才是“成龙成凤”的 。(孟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