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向来直言不讳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又激起舆论场千层浪。2018年中国童书作家榜公布后,郑渊洁并未名列其中,因此有网友质疑郑渊洁的童书销量。郑渊洁回应称是“主动拒绝上榜”,因为”童书销售泡沫极大,甚至和不法行为有牵连“。(4月23日中国青年报)
“读好书,读书好”是很多家长给孩子选择读书的标准,从绘本到故事,从世界名著到国学经典,浩瀚如波的书海给孩子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但是,时下的童书市场并不是风平浪静,在争相打榜、推荐的背后,藏着我们不知道的“斗争”。“童话大王”郑渊的言论揭开了“童书市场”的一角,令人惊讶,值得深思。
有市场就会有竞争。不可否认,成为孩子们喜爱的童书作者,让自己写的故事,画的画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受到市场的追捧,是许多作者的梦想,但是现实中,一些童书作者盲目迎合市场和孩子的猎奇心理,为了获得高回报,拉高市场占有率,“打着讲课的幌子,和书店、学校勾结起来进入学校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向学生兜售童书。”将学校当成了销售的“主阵地”,把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捆绑到自己的“销售团队”中来,而不是将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针对孩子们的真正需求去创作,是对文字的亵渎,更是对自己职业的不尊重。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下大力气整治各种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其中以“教育交流、阅读启蒙”为借口,进入到学校兜售各种教辅用书、儿童读物的行为是重点的整治对象。爱读书是好习惯,将会让孩子受用一生,但是如果将这种爱好与学校的摊派、商家的兜售结合起来,孩子们闻到的,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自然的书香、墨香,而是散发着铜臭味的商业合作、利益交换。
让孩子沐浴自然书香,才能让他们得到积极正向的知识。要让这些不合理的商业营销远离校园和孩子们,需要家长、学校和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氛围,维护校园环境的纯净。同时,在给孩子们选择童书和读物时,家长和老师们也要秉持开卷有益的思想,不能仅凭广告、推介盲目选择,要守好为孩子“鉴书”的第一关,让那些口碑佳、质量好、内容优、思想积极向上的童书走进孩子们的阅读世界。 文/任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