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食堂”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能做到“食不言”吗
发表于2019-04-18 17:18:49
摘要: 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能做到食不言吗?浙江三门县浬浦中心小学推出无声食堂:学生就餐时不能说话,要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4月16日 澎湃新闻网) 浙江

  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能做到“食不言”吗?浙江三门县浬浦中心小学推出“无声食堂”:学生就餐时不能说话,要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4月16日 澎湃新闻网)

  浙江三门县浬浦中心小学推出“无声食堂”:学生就餐时不能说话,要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旨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文明用餐习惯。在笔者看来,这个主意有点滑稽,看似为了培养孩子文明就餐,实际上坏处远远大于好处。中规中矩“一声不吭”的埋头吃饭,只靠“哑语”交流加菜,你们想想在学生食堂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怪异”画面,试问,老师能够“一言不发”的就餐吗?若是老师都做不到,为何要来强求学生?

  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无声食堂”将扼杀的是孩子天性。从小培养的孩子都是“中规中矩”“乖娃娃”“父母眼中的董事娃娃”等,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并不是那么优秀,反而从小调皮一点的孩子,正确的加以诱导,将来比所谓的“乖娃娃”要优秀的多。

  学校教书育人,要少点“无声食堂”这种馊主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责任,让学生遵守饭堂纪律,教会他们如何养成文明用餐习惯,如何礼貌地和别人沟通,教会他们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甚至可以教一下他们中外用餐礼仪等等,这些都是学校自身职责,但学校需要明晰边界、坚守边界,不可打着教育孩子的旗号向学生“抡大棒”强求“吃饭无声”。否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害无益,矫枉过正。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食不语,寝不言”就是一种传统美德,但是“不喧哗”不等于“无声”,不等于比手势“打哑语”。如果把“食不语,寝不言”来严格要求小学生们,孩子睡觉快,“寝不言”自然会得到有效落实,但让孩子们“吃饭无声”的举措也会让笔者“无语”,效果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刻意追求“无声食堂”,看似“高大上”,实际上是在“治标不治本”,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努力,在“治本”上下功夫,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