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018年以来,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共提起公诉42件,有79人涉该类案件.据统计,这些被告人均为学历在大学专科以上、年龄在20-29岁之间、工作不足5年的青年.(中新网4.17)
大学生在经历几年高校教育后,带着满腔热血与一身才学初入社会,本该是大秀身手、一展宏图的时候,近期却时常爆出毕业生“才出校门便入牢门”的令人震惊的消息.一大批大学毕业生通过就业或创业,走出校门变为社会人,实现了身份转变,而能力匹配、环境适应、心理承受等方面却大多处于一个“断奶期”,有些人难以协调“断奶期”的不适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前途无限光明的大学生,为何会在步入社会的时候遭遇“滑铁卢”呢?一是高校教育重知识轻法律,造成毕业生在职场中突破底线.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钻研专业知识与技能,加上学校对于法律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程度不够高,使得大学生容易忽视对法律知识的基本掌握,很容易在就业过程中触及法律禁区. 二是注重享受不懂付出,在欲望中扭曲心理.在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挪用资金案中,出生于1992年的钱某利用其担任苏南某市某村出纳的职务便利,先后7次擅自挪用资金人民币近百万元,用于 品消费以满足个人虚荣心. 三是家庭的教育方式重养育轻教育.家庭环境中父母过于重视物质生活上的照顾,忽视对孩子长期正面的教育引导,导致一批未过“断奶期”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心智仍不成熟——依赖心强,不敢担当,缺乏动力,跟风盲从.
大学生毕业后即将步入职场,应成为一个经济思想双独立的人.如何举社会之力,助力毕业生成功进行“职场断奶”呢?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注重孩子心性培养和正面引导,切莫一味追求成绩而忽视道德培养.高校在专业设置、就业指导、法律知识普及等方面应担负起更多责任,加强对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人生规划的引导,将教育延伸到校园之外.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创业环境的监管,密切关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创业、就业可能涉及的犯罪问题,通过宣传教育和法律监管切实预防毕业生误入歧途,在阳光下就业.回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