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助学生成才,需用好教育的牙齿
发表于2019-03-20 21:02:15
摘要: 为了使学生少犯错误健康成长,使教师摆脱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使中小学校学生管理进入正常轨道,建议明确教育惩戒权。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陈凤珍

    “为了使学生少犯错误健康成长,使教师摆脱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使中小学校学生管理进入正常轨道,建议明确教育惩戒权。”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陈凤珍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玉不琢,不成器。树不剪,难能才。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不仅要增加知识,更要培养规矩意识,使其明是非、懂人事。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的负责,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付出代价,如此才能知之所为知所不为。对犯错学生及时加以指正、批评、教育,与其说是教师的权力,倒不如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然而,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惩戒权却日渐被社会所淡化,成为了教育稀有品。学生不完成作业,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不遵守纪律,教师不敢惩罚;学生殴打教师,教师甚至不敢还手……都说教师有管理学生的职能,可是又有几人敢真管?

  教师不敢惩戒学生,可以说是家长的“杰作”。教师若敢批评孩子,家长就敢大闹校园让教师受处分;教师若敢让孩子受委屈,家长就敢大打出手让教师丢工作……迫于家长的“淫威”,迫于舆论的压力,教师不敢管、不愿管、不想管学生,更多是对于那些学生的无视和放任。学生有了靠山,心里就会肆无忌惮:一切由家长做主,就算捅破了,老师也不敢怎么样

  学生有了家长撑腰,就算捅破天,学校也不敢怎么样。没有了惩戒的学生,看似是获得了自由,殊不知却失去敬畏之心。他们敢于和教师顶撞,敢于破坏学校的纪律,敢于打架斗殴,敢于成为学校的“恶人”。如此放任下去,这样的学生就可能成为社会的“败类”,最终受到的制裁。

  教育就应该有“牙齿”。教育的惩戒权就是约束师生的“牙齿”,一方面可以规范教师管理学生方式,防止体罚和变相侮辱学生;另一方面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和操守,让学生有所敬畏,明底线知红线。明确教育惩戒权,并使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小缺点、小问题,掐掉那些不好的小苗头,如此“小树”才能干净挺拔成为参天大树。

  让教育的“牙齿”充分发挥作用,还好做好三个方面的努力。首先,要进行立法规范,明确教育惩戒权的权限和内容;其次,学校和教师要制定严格的学校纪律和规范,并将照章执行落到实处,维护师生权利;再者,家长要理性而为,深刻认识到“严师”的重要意义,与教师加强沟通与理解,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刘富恩)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