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自责“以为只是病了” ,孩子有这些变化千万别忽视!
发表于2024-04-26 21:09:11
摘要: 原标题:家长自责以为只是病了 ,孩子有这些变化千万别忽视! 一项调研结果显示 6-16岁在校学生中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 其中,抑郁障碍占

  原标题:家长自责“以为只是病了” ,孩子有这些变化千万别忽视!

  一项调研结果显示

  6-16岁在校学生中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

  其中,抑郁障碍占3.2%

  焦虑障碍占4.7%

  傲娇?叛逆?不听话?也许,孩子只是病了。

  不要忽视孩子的变化!

  2021年5月,第一个有关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的流调报告发表在《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上。这次流调从2012年底启动,选取了北京、辽宁、江苏、湖南、四川五个省(市)的约74000名儿童青少年作为样本。

  调研结果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抑郁障碍占3.2%、焦虑障碍占4.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主任医生郑毅牵头进行了这次流调。“以中国在校生数量推算,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庞大,而且当时我们做流调时选取的对象是在校学生,还没有覆盖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上不了学的孩子,如果算上他们,患病率会更高。”郑毅说。

  在他看来,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这不是靠医生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家、校、医、社会融合发力。

  流调显示,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是17.5%,但实际上得到合适诊断治疗的青少年只有不到20%。

  “这是个大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孩子没有得到诊治?”郑毅说,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家长,一是认识不够,二是认识有偏差,因为社会上对精神类疾病还存在严重的歧视和病耻感问题。

  跟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起来,很多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功能,只要能上学,学习好,一切都好。只有当孩子无法上学时,才会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一个孩子从出现抑郁症状到不能上学已经过了很长时间,这是延误儿童青少年早期识别和诊断的主要原因。

  孩子的世界

  情绪不好时会摔砸东西、与家人吵架

  有时烦躁不安有时又会突然痛苦大哭

  脑子里只有难过的感觉

  诊室里,李婷妈妈撸起了女儿的袖子,露出两只手臂上的十几道刀痕,深浅不一。就诊前一天,李婷差点儿从15楼跃下,一家人都吓坏了。

  李婷刚满12岁,面容俊秀,脖子上戴着一根红色项链。正是爱美年纪的她,很在意自己的形象。

  齐军慧是北京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医师,这不是她第一次见到李婷了。一周前,妈妈第一次带她到这里,讲述女儿从去年6月开始一直待在家里,情绪不好时,会摔砸东西、与家人吵架,甚至自残。

  “抑郁状态”,这是齐军慧给李婷的初步诊断。上次,她已经建议李婷住院,但妈妈没同意。这次,李婷想跳楼的想法,让妈妈改变了主意。

  在李婷准备住院时,陈蕊已在这里住了18天。

  14岁的陈蕊是北京人,父母在她眼中“很传统”:父亲脾气暴躁,喜欢说教,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说话常带着命令语气。母亲教育严格,从小给她报各种补习班,连周末都没有空闲时间。

  家里的环境让她感到压抑。陈蕊觉得,自己三四年级时就开始有心理问题。那时她已经能考到班级前几名,但妈妈还是会用“小学学不好,就没有高中上”的话吓唬她。“她想我稳定在年级第一,我觉得不可能。”

  导火索是升入初中后,相交多年的朋友与她决裂,她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后来,她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有时烦躁不安,有时又会突然痛苦难过,有两次上着课就控制不住大哭,“一点儿征兆都没有,脑子里只有难过的感觉”。

  她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有时头脑混沌,听不见外界声音;有时睡醒后,看东西也出现扭曲;经常呕吐……她后来得知,这是抑郁状态下的躯体化症状。学习成绩自然也在下降。她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课,记忆力也变得很差。甚至,轻生念头也开始闪现,她会想拿水果刀捅自己,但又不敢,也因为不舍得家里的小猫。她更希望有人在大街上突然给自己一刀。

  她跟妈妈说,自己恐怕得了抑郁症。但妈妈不信,直到她为了清醒一些,用刀割手腕、用头撞墙,妈妈才带她来看病。

  家长的视界

  孩子变笨了、不听话了、变懒了

  青春期叛逆太厉害了

  孩子怎么能生病呢?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大多数家长见到何凡时或直接或委婉都会问的问题。何凡是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往往一番检查和解释后,她都会温和却不失严肃地告诉家长:因为他病了!

  何凡介绍,抑郁障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疾病,就像人会骨折一样,而非像很多家长以为的那样:孩子变笨了、不听话了、变懒了,或者青春期叛逆太厉害了。

  她说,事实上,青春期叛逆会有些情绪问题和对立违抗,但都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自残、自杀、丧失社交和上学等社会功能。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看,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病率与成年人几乎相当,这是国际共识。

  齐军慧说,对于青少年而言,12岁是一个分水岭。这个年纪,他们要面临小升初考试的压力,升入初中后,又会面临适应新环境、处理新的人际关系的压力,学业压力也更大,如果不能很好应对这些压力,就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另外,从生理上来说,12岁也是青春期的开始,是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他们在外形上越来越像大人,但心理成熟度却不足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今年3月,是14岁的赵悦近一年来第三次住院了。妈妈张叶自认从小对孩子比较宠溺,期待值也很高,但并没有像别的家长那样过度“鸡娃”。“对孩子的陪伴,我觉得并不少。在孩子生病前,从没觉得忽视过她的感受,在物质和精神上也没有亏待过她。”张叶说,但女儿生病以后,她觉得那都成了“表象”。

  张叶坦言,起初,她和爱人都无法接受,“孩子怎么就能生病呢?”她一度自责,觉得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了很多错事,甚至觉得自己把孩子毁了。“当你看到别的孩子在快乐上学的时候,不管他学习怎样,至少健康。但看到自己孩子,总觉得受了太多罪,无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她说。

  医生的担忧

  家长的病耻感比孩子重得多

  好像只要不看医生就可以当作没有疾病

  出院往往才是治疗的开始

  安定医院院长、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王刚表示,一些家长有一种奇怪的心理,好像疾病不是发生的,而是由医生“发配”的,只要不看医生,就可以当作没有疾病。有的家长来找他并不是为了给孩子治病,而是希望他宣布孩子没病,这样他们就可以告诉孩子,专家都说你没病,你要好好学习,不要瞎想。这种心态的本质是父母担心孩子确诊了精神疾病,就被扣上了一顶帽子,他们感受到社会对抑郁症的污名化,由此产生了病耻感。

  “家长的病耻感比孩子重得多。”齐军慧在接诊中发现,患儿家长分两类,一类是意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愿意配合医生治疗。另一类则是来“扯后腿”的,家长来了就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我觉得没事儿,就是手机玩多了,都是他要来的.……”总之,竭力寻找各种解释,证明孩子没病。“每个月,儿科病房都有十几个孩子在达不到出院条件时被家长提前接出院,医生对每个家长苦口婆心劝说继续治疗,但无济于事。”擅自给孩子停药、更改剂量、不按医嘱出院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多位医生表示,某种程度上,包括抑郁障碍在内的精神障碍类疾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除了长期服药外,还要改善生活方式,调整心态,因此,家庭的照护至关重要。“出院并不代表治疗的结束,可能只是开始。孩子出院后,一个家庭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