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部门发文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除了定期“体检”还有何亮点?
日前,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指导意见》围绕主要目标即通过多元筹资着力解决供需矛盾,将“安全可靠”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进行了突出强调。
挖掘存量、扩大增量,着力解决供需矛盾
据《21世纪经济导报》报道,我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持续扩大,从2012年的3325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4655万人,涨幅达40%。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宿舍建设从立项启动到开工建设,普遍需时一年半至两年,跟不上新生入学速度,校园人口承载能力也没有成为核定高校招生计划的参考依据,导致高校年年扩招,宿舍越来越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增加,高校入学人数在未来一段时期还将持续增长。当前,高校宿舍学生生均面积较小,缺少个人独立私密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住宿体验。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校舍建筑面积分别为10平方米/生、15平方米/生、20平方米/生。尽管这个建筑面积指标是包括公摊面积在内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多数高校尚未达成这些指标。
如何解决供需矛盾的突出问题,《指导意见》从挖掘存量、扩大增量两个方向给出了方案。在改造提升存量宿舍资源方面,《指导意见》指出,支持高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现有宿舍实施更新改造,适当增加建筑规模,对老旧学生宿舍进行装配化改造提升,对校内招待所、培训中心等具备住宿功能的用房进行改造利用,通过购买、租赁学校周边的人才公寓、商住楼等社会用房补充宿舍资源。在新建宿舍方面,《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宿舍面积缺口大、具备新建条件的高校新建一批学生宿舍,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高校建筑容积率。
资金是高校学生宿舍新建和改造提升工程实施的前提。相关调研发现,高校宿舍建设首先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为此,《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多元筹资机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高校学生宿舍建设,将高校学生宿舍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以及发挥商业贷款补充作用,统筹运用多种资金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定期“体检”、加强鉴定,确保存量建筑使用安全
老旧学生宿舍存在潜在安全隐患。新京报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城镇既有房屋4700多万栋、660多亿平方米,其中建成超过30年的880.3万栋,占18%。过去为了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搞大规模建设,一些“老房子”设计建造标准不高,加上维修保养不到位等因素,已进入风险集中爆发期。近年来,多次发生城乡房屋倒塌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过去大规模建设时期积累了大量风险,老旧学生宿舍建筑也不例外。”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促进中心研究员梁浩表示,“进行房屋定期‘体检’是消除老旧房屋安全隐患的重要举措,此次《指导意见》将超过一定使用年限的高校学生宿舍作为定期‘体检’的切入点,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指导意见》提出:“对达到一定使用年限的学生宿舍建筑要加强房屋安全管理,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定期‘体检’,消除安全隐患。”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既有房屋建筑提出定期“体检”要求。“房屋‘体检’是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委托专业机构基于抽样检测和计算分析,围绕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等方面,对超过一定使用年限的房屋整体安全状况进行的综合评估,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置房屋安全隐患,防范房屋安全事故。”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研究员常乐表示,“房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安全涉及建设质量、使用维护、功能适配等,要确保使用安全,必须通过开展专业化房屋‘体检’才能准确判断风险隐患。”
关于如何改造翻新老旧宿舍,《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对老旧学生宿舍进行装配化改造提升,提升消防安全能力,并严格加强安全鉴定、改造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管理。
至于校内招待所、培训中心等具备住宿功能的用房,学校周边的人才公寓、商住楼等社会用房,虽然都可以视为存量宿舍资源,但实际上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2022年4月29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一居民自建房倒塌,造成54人死亡,其中44人是附近某学校的大学生,事发时租住于倒塌房屋。2024年1月24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建筑发生火灾,造成39人死亡,正在该建筑内一家培训机构进行“专升本”课外辅导的学生伤亡惨重。可见,学校周边的存量建筑资源并非不加甄别即可利用。
《指导意见》提出,对拟改造利用作为高校学生宿舍建筑的存量用房,要首先进行抗震等安全性鉴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改造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只要涉及建筑结构,或者改变了建筑使用用途,都要进行抗震等安全性鉴定。”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龚治国表示,“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对房屋建筑检测鉴定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编制并公布了房屋检测鉴定单位名录和检测项目负责人名单,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技术标准。”
提高设防标准、运用先进科技,强化新建建筑抗震安全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甘肃兰州、青海西宁、陕西西安等地均有震感。多条新闻视频显示,多个高校学生宿舍发生剧烈晃动,天花板掉落,学生急于到室外躲避,但个别宿舍管理人员迟迟没有打开楼门。相关新闻引发社会对高校学生宿舍抗震安全的担忧。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约58%的国土和55%的人口处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显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存在抗震安全隐患的房屋还占相当一部分比例,一旦在城市发生破坏性地震,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抗震专委会委员史铁花表示,“年代较久的宿舍,建造时采用的抗震设防标准偏低,维护保养也不一定到位,如果条件允许,很有必要对其进行鉴定加固、改造提升。”长期以来,我国新建高校建筑特别是高校学生宿舍建筑并不比社会上其他民用建筑设置有更高的抗震设防水平。此次《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对于新建高校学生宿舍建筑要“按照不低于重点设防类的要求采取抗震设防措施”,这也是对2021年出台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具体贯彻落实。
如果新建高校学生宿舍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或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指导意见》还要求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烈度的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隔震减震技术是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先进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表示,“与传统的设计相比,建筑物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将地震反应降低到传统结构的1/4到1/8,从而在遭遇超烈度大地震时成为‘安全岛’。”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大量建筑倒塌损毁,没有倒塌的也难以正常使用,但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完好无损,在地震后全县所有医院都瘫痪了的情况下,这里成为全县 的急救中心,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类似甘肃积石山地震对兰州、西宁、西安等地的影响下,隔震建筑内的人员震感将会十分轻微。
此次《指导意见》还提出了装配化改造、隔震减震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明确要求。“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在隔震减震技术、装配式装修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裁孙英表示,“集团将积极参与高校学生宿舍建设,按照‘好房子’标准,为高校学生建设更好的宿舍。将来高校学生家长送子女入学,很可能将宿舍是否运用先进科技作为一项重要考量,优先选择入住采用隔震减震、装配式装修等技术的宿舍,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抗震安全、消防安全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