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贤明:把情感发展留给生活教育
发表于2023-01-21 12:33:23
摘要: 原标题:项贤明:把情感发展留给生活教育 项贤明 ,中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

  原标题:项贤明:把情感发展留给生活教育

  项贤明 ,中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教育界的各位同仁,线上的观众,大家好!

  前面有各位学者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说句心里话,我越听心里压力越大。我越听,越觉得自己的发言有可能成为今天不和谐的声音。虽然后面还有两位学者要发表演讲,但从他们的演讲题目看,我想,我可能已经限于孤立了。有我这样不和谐声音的存在,也反映了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是我今天演讲最主要的价值所在。

  本次论坛的海报出来,我发在朋友圈时,就有教育界的同行在下面留言,“教育又转向了吗?”,我说,我 说我决定并没有。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担忧,一会儿说这个转向,一会儿又说那个转向。很多转向最后都变成了学生的新的学习负担,因此我们要保持很高的警惕。

  我今天讲两个问题, 第一,学校教育是不是真的发生转向?第二,学校教育应不应该发生这样的转向?我试图简短地回答这两个问题。

  第一位嘉宾蒂亚•卢科拉( TiaLoukkola)的报告,这是一个做教育测量的学者,至少她的报告主要讲测量。她只是客观地向我们展示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状况,她给我们 描述的一个社会现象。这个报告从头到尾,我们看不到学校教育发生了转向或者应该发生转向,只是告诉我们要重视这样的问题而已。

  我们的学校教育从欧洲产生班级制开始, 直到今天, 其主要使命就是夸美纽斯所说的“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 ”。这条主线贯穿了整个现代教育的基本历史过程,直到今天,仍然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灵魂主线。在我看来,实事求是地说,我看不到教育在哪里发生了什么转向。真的是抛弃了知识,已经转向了情感了吗?至少我没看到这样的证据。

  学校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其基本的灵魂,就是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贯穿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它也是科学思维最底层的逻辑,所以说整个现代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理性主义。我这么说,并不代表理性主义就是好的。

  对人来说,一半是理性,一半是非理性。这是客观存在,每个人都是这样。问题在于,到目前为止学科和理性的逻辑之光,暂时还没办法完全照亮非理性领域。我们的理性逻辑还没办法去解析非理性的那一半。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今天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在教育科学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它的背景仍然是理性的。我们用理性的眼光,去观察非理性的那一半,会面对很多问题。

  我们老讲要重视情感教育,这到底有没有可能呢?我们有没有情感教育呢?有。比如我们对演员进行的训练,让他在不同情况下,做出不同的表情,这确实是一个科学的情感教育。但这真的是情感教育吗?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表情教学,在教人控制自己的表情,而不是真正的具备社会内容的情感教育,这完全是两码事。我们的课堂教学里,我们主要是通过教授的方式。影响人的主要渠道是理性的渠道。虽然在课堂上,对孩子的非理性也会产生影响,但这些往往是处于生活层面的东西,是我们教育科学不能完全控制的那一部分。同样一个教学措施, 每一个孩子的情感反应都会完全不一样。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情感没有标准答案。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就是能不能在这个上面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有一个基本的理论,就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如果讲到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表述。他经常讲的是“社会的现实个人”,有时候讲是“具体的、感性的人”。这就是强调除了理性之外,人有感性的方面。不过,这些关于“人”的理论表述,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这里的“人”是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实践着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 特别强调实践或社会生活。他强调感性的人,具体的社会人,是存在于 体的实实在的社会中的人。生活本身有它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内容,这么多年来,人类情感的发展, 并非必须要专门有一个老师教,但是它发展得很好,哪来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教育的结果。

  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匈牙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格尼丝·赫勒的相关理论表述能够清晰地说明问题 她说,如个体要再生产出社会,她就必须再生产出个体的自身。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同使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 产要素的集合。人的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和道德发展一样,离不开生活世界。脱离了生活世界的情感教育,只能是没有真实情感内容的表演训练。

  哪怕一个人从来没有上过学,只要经历了基本的社会生活,就已经接受了 生活的教育,就能发展出自己 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由于跟他的社会生活直接相关联,本身就具有社会内容。跟我们去训练一个演员表达情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才是具有本质意义上的社会情感教育。

  大家对情感问题的焦虑,确实就像第一个报告人蒂亚•卢科拉( TiaLoukkola)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学生确实情感发展出现了很多危机和问题。那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对情感重视不够呢?我认为恰恰不是。在我看来,真正的原因,主要还是应试教育对我们的扭曲,导致人的情感发展出现很多危机。 倘若今天我们的教育强调重视人的情感教育,把情感教育纳入到课程中,甚至有一天上大学必须要考试, EQ低了不能上北大清华,这可能是灾难性。 首先这对人的发展来说, EQ低不一定是问题。我们看很多大数学家、科学家、哲学家的传记,会发现其中很多人的 IQ很高,但 EQ是平平。比如 的犹太人爱因斯坦,我们都被关于他的那把小提琴的传说迷惑了,以为他是风情万种的人,但读他的传记就指导,他的情感生活甚至可以说比较糟糕 。但这些人是教育的失败吗?我们真的要求一个人抽象思维特别发达,同时情感特别丰富。如果真的 EQ不高的人,就是 教育失败的产物吗?恐怕完全不是,我一会儿会讲另外一种担忧。

  正是基于此, 我们在课堂里,通过教育科学能控制的教育,很有可能培养出像演员表演一样的情感。那个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情感,这是我今天到这个论坛,讲这个话的主要原因,也我最大的担心。和道德教育无法脱离社会生活而在课堂里面教授一样,情感教育也无法脱离社会生活在课堂中进行。我们在课堂上只能教关于道德的知识,却很难把真正的道德教授给学生。我们如今把道德教育提到不能再高的 地位,结果却教出一批又一批的伪君子。我特别不希望看到的是,我们又用脱离生活的情感教育,去训练孩子的虚情假意,这是我最大的担心。

  在我看来,我从事实上也没看到我们的教育发生了情感的转向。从理论上看,以教育科学为指导的学校教育,也做不到这样的转向。我们即使能把孩子训练成表情极其丰富的人,但我必须告诉大家,这不是孩子内心真正的情感,只是 表演给你看的虚情假意。真正的情感只能回到生活中,才能获得他的生命和意义。这是目前我们没有能力去触碰的领域。那应不应该呢?

  这里推荐一本书,学习哲学或学习文艺理论的人,都读过的另外一位匈牙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他有一本名著就是《理性的毁灭》。全书分七章,从谢林、叔本华和克尔凯廓尔起,经过尼采、海德格尔,他一个个分析下来,一直到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结果是纳粹的激情燃烧。我们不要总以为情感是美好的东西,这可真的不一定。脱离了理性的激情燃烧,有时候很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在这里给大家提这么一个醒,觉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警惕。如果让我从专业的角度做一个判断,我认为,尽管情感发展十分重要,但离开与社会生活过程统一一体的那种生活教育,就单纯的学校教育而言,无论是从事实角度还是理论角度看,对目前的学校教育来说, 情感转向既不可能,也不应该。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