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伙伴能走多远?
发表于2021-07-14 16:02:27
摘要: 共享伙伴能走多远? 共享经济又添新伙伴。此前,餐饮、旅游等企业遭遇复工难,电商、快递等企业却面临用工荒,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共享员工模式由此

  共享伙伴能走多远?

  共享经济又添新伙伴。此前,餐饮、旅游等企业遭遇复工难,电商、快递等企业却面临用工荒,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共享员工模式由此开启。员工被“借”走后,多方受益:借入企业得到了人员补充,借出企业减轻了用工成本,员工获得稳定就业和劳动报酬。疫情面前,共享也是共担,救人亦是自救。

  尽管这种跨行业互助自救方式一时走俏,但它毕竟是特殊情形下产生的一种临时用工模式,随着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共享员工正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据报道,3月2日,最早“借人”的某新零售平台在全国除武汉以外的城市恢复正常运营,配送也普遍恢复了首单免运费。曾参与该共享用工计划的员工,最近陆续返回原企业。


  共享员工是权宜之计还是未来趋势,一时引发热议。一些业界人士认为,共享员工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将是人力资源领域一次巨大变革的开始,进而转变为一种常态化的用工模式;而另一些人则悲观得多,认为共享员工是特殊时期大家抱团取暖的过渡措施,而且涉及比较复杂的法律关系,对于企业也存在一些不可控的法律风险。

  对待新兴现象、新生事物,不妨多一些耐心,别捧杀,也别棒杀。客观讲,共享员工走向常态化的确面临不少困难,一方面高门槛岗位难以开放,绝大部分参与者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考虑临时劳务关系涉及的权利义务责任等复杂法律问题。但是也要看到,用工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灵活用工模式已成为主流,共享员工模式也可以期待。

  说到底,共享员工是特殊时期市场自发形成的新业态、新模式,今后能否走向常态化,究竟能走多远,终究还要取决于市场。对此,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应秉持审慎、包容的态度,要允许它发展,也要防止其野蛮发展。电商、网约车、移动支付等业态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总之,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市场的力量和智慧。

  当务之急的是,相关部门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扶持、规范和完善,明确共享用工的性质、适用条件以及责任承担等,防止可能发生的劳务争议和法律风险,让企业和员工没有后顾之忧。特别是,该模式可能给劳动者权益保护带来隐患,企业之间共享员工的同时如何保障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夏寅旭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