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又快来了,每年6月份的高考都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很多人都认为寒窗苦读十几年,高考结束就可以解放了,其实不然,高考结束,是另外一条学习之路的新起点。上了大学会发现,结束了高中的学科知识,马上进去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又会发现在工作岗位上又会接触许多新内容,需要每一位年轻人不断学习。正所谓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成绩优良,不是天资高,而是勤奋学。古往今来,成功人士无疑不是勤奋好学、喜欢积累的人、“股神”巴菲特从年时候就保持着每天最少“读书500页”的良好习惯,当然这里面不乏一些读书的技巧,“略读”和“精读”等,但是恰恰也说明了勤奋好学才是拥有广博见识和成功人生的根基。李嘉诚、俞敏洪、王石等成功人士都有自己读书、积累知识的习惯,成功,不是天资高,而是勤奋学。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苏轼,又名苏东坡,荣获了“唐宋八大家”的美称,世人都认为苏东坡自由天资聪颖,靠着聪明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其实不然,苏东坡小时候就立志“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小小年纪的他就在父亲的培养下养成了“不懂的知识一定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良好习惯,经过数年的奋发努力,才在诗文写作上取得了骄傲的成绩,苏东坡的成功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求知没有捷径,不外乎就是凭着一颗恒心,坚持不懈,古时候“凿壁借光”的匡衡、“头悬梁”的孙敬、“锥刺股”的苏秦,都是在求学上下了“苦功夫”的典范,他们的成功可谓是“量变达到质变”的结果。
年轻人要有一颗渴望求知的心,对知识的渴求达到“如饥似渴”的程度,才能够不断获得进步,取得成功。聪明人一定要知道知识的宝贵,就像发明大王爱迪生说的:“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季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