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师是用AI还是用手写评语,考验的都是责任心
本周杭州市中小学就要放寒假了,这几天,很多老师都在埋头写期末评语。
每年学期末,这都是一件让老师们头大的事情。有老师说:“一个人200字,全班42个人就是8000多字,还要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写得完全不一样。今年又要跟去年不一样,简直是太难了。”
今年,记者发现在老师中有一个新的潮流:用AI写评语。一搜索关键词,各种教程、软件都跳了出来。看来在关注这个方式的老师,也不在少数。(据1月19日都市快报报道)
老师用AI写评语到底行不行,舆论并不一致。有人认为,AI作为工具,使用是大趋势,还能减轻老师的劳动量,积极拥抱并无不妥。不过,也有人认为,老师不手写评语了,评语多了机器味,少了人情味,达不到给学生正确评价和积极鼓励学生上进的作用,成为老师应付写评语的手段。
其实,不管是用AI写还是用手写评语,考验的都是老师的责任心。毕竟,每位学生是不一样的,在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中,老师熟悉学生的相关情况,手写更有针对性。
所以,一般还是提倡老师手写评语,多些人情味和个性化的关怀。毕竟,这是老师的本职工作。只要老师用心,对孩子情况熟悉,写评语未必是多大一个负担,恰好是对学生的总结,同时可以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更进一步。
当然,如果运用AI来做个框架,然后再人工“润色”,也是可以的。就是说,只要评价合理,贴近实际,体现温情就行。
不过,只说写评语一事,AI与手写之间有区别,老师之间也有个性差异。有的老师说话直接,有的委婉;有的重在表扬,有的重在点出问题。当然,手写评语也不乏敷衍的老师。
其实孩子表现怎么样,家长心里都是有数的,最在乎评语的还是学生本人,他们想知道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形象,希望自己的进步被老师关注到。老师带着温暖和鼓励的评语,更能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树立老师的正面形象。
如果老师只依赖AI,家长读出浓浓的机器味,恐怕会得出老师在应付的结论。所以,学校对老师写评语,要有一定的规范,以免增加双方矛盾。
据报道,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的老师们都在借助学校的“上书房”数字平台,生成每个学生的AI评语。这一两百字的评语,是基于整个学期学生的大量过程性数据生成的,比如日常作业情况、期末数据、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
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家长有知情权,知道评语是大数据生成的,减少了家校之间的误会。而且,这些评价相对客观真实,可以消除老师之间的差异,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是,最好也要给老师发挥的余地。
当然,期末学生评语本身并非学生的全部,老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多及时沟通引导,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同时,老师和家长要密切沟通,双方保持良好的关系,一起发力,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