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0年上海春考 参加上海春考的考生们对自己的临场发挥还满意么
参加上海春考的考生们,对自己的临场发挥还满意么?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语文、数学试卷评析,来看看专家们的分析点评吧!PS.不管发挥如何,希望各位考生放平心态,好好休息。小布祝大家明天继续考出好成绩哦!
语文试卷评析
立德树人,关注学生精神成长
试题体现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选文和试题设置等方面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如古诗和现代文中的小说,体现了纯真、深挚的情感之美;古文阅读材料,第一篇《刘铎传》塑造了传主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形象,第二篇《见苏仁仲提举书》传递了 传统文化中君子处世、守正不迎合的价值观念,体现了内在的精神之美。文本中这些情感与精神的真善美,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了正向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
注重情境,考查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试题设计灵活,在情境中有效考查必备知识。如“积累应用”中,要求学生辨认不同语境中多个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再如社科类现代文阅读部分,提供系列文学知识,让学生判断其能否有效支持文中观点。
试卷还重视考查思维认知能力,特别是对辨析、评价等关键能力的检测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踩星星的孩子》一文,作者用“近三分之一的文字写摘冬瓜”,试题要求学生对这样的安排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特殊的结构特征。再如古诗《淮南秋夜呈周侃》,试题提供了其他版本的用字,让学生选择并评析,在真实阅读情境中,检测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综合判断的思维能力。
稳中求变,探索命题形式创新
试卷严格按照语文科目考试说明命制,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理念。整卷结构、题型、题量保持稳定,考点分布科学合理,试题难易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
阅读试题注重发挥不同文体的考查功能,切中特定文本的独特价值。如社科类现代文考查了对文中信息的准确理解,对语言表达逻辑和论证思路的把握;文学类文本重点考查了人物对话、情节结构的赏析与评价等。同时,试题设计有探索、有新意。如,现代文阅读中的最后一题,分析第二篇文本是否符合第一篇文本中“小说不要有作者意图的‘强势入侵’”这一观点,将两篇现代文关联起来。这样的设计呼应了新课标、新教材“任务群”的学习理念。
以考促学,引导语文学科教学
试题充分体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有利于理顺教考关系。为考查信息获取、知识整合与运用能力,试题将社科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进行关联,对教学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促进语文教学关注知识融合和贯通,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部分试题灵活开放,有较大的思考空间,不把“符合或不符合”“好或不好”的判断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依据学生评析所体现出的能力层次进行评判,有利于打破语文教学中的封闭性,促进学生独立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今年春考的写作题目是:“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题目具有大容量,凸显辩证性,既可以阐释、证明,也可以审视,发表不同见解;既可以引入历史的视角,也可以采用世界的眼光;既可以立足于哲学的批判性思维,也可以从个人生活经验角度阐述独创性想法,与高中课程教学构成了良性互动。
数学试卷评析
一、立足基础,考查关键能力
试卷总体布局科学合理,由易到难,层次清晰,梯度平缓,分别对集合、不等式、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中学数学主干知识内容进行了全面考查。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注重通性通法,强调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试题内容与中学数学教学实际相吻合,对数学教学与学科素养培育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试卷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深入、具体,着重考查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如垃圾分类站点设置问题,既要求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有效地整合分段函数、二次函数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又如解析几何问题中要求学生从众多已知条件中整合关键信息,通过周密细致的运算来解答问题,突出了对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
二、突出重点,体现数学本质
试卷在对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考查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突出对核心知识、数学本质的考查,例如一道填空题,如果学生能对反函数的本质有准确的理解,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避免繁琐的计算;同样地,对于一道与圆锥曲线有关的选择题,如果考生对圆锥曲线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知道只有双曲线是分两支的,通过直观想象,就可以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又如,一道有关向量的填空题,要求对向量及其运算有较深刻的理解,如果学生能仔细分析向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能较方便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稳中求新,注重创新思维
试卷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力求变化创新,突出对独立思考、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积极主动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例如关于立体几何的考题,没有按常规的模式求异面直线所成角,而是在给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前提下求线段长度,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又如解答题最后一题,通过逐步递进、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最后一问,题目处理的对象不是通常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也不是自然数集上的函数(数列),而是定义在整数集上的函数,要求学生对函数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打破思维定势,综合运用构造反例、分类排除、演绎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并用严格的数学逻辑语言清晰地表达,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