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升教育品质必须先确定家校界线和学玩界线
减负本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当前践行素质教育的方式与减负的方针却是背道而驰的。这种背道而驰集中体现在两方面,即“家校分界线”与“学玩分界线”划分的不合理,结果导致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失去了必要的自由空间,背负上了本不属于自己的额外负担,以致于让“减负”变成了“增负”、“转负”。
我们先说家校分界线方面的问题。现在放学时间已经成了判断学校是否落实减负措施的关键指标,目前小学一般都是3点半放学,学生在校时间确实比以往缩短了不少。但是,缩短在校时间并不能够达到减负的目的,反而还会给学生和家长制造新的麻烦,增添新的负担。
这是因为,按照升学考试的要求,学生要学的知识量是没多大变化的,并且消化掉这些知识就必须要有足够充裕的时间。而现在学生的在校时间本就不长,再加上前文提到的副业课程又占去了学生相当多的时间,结果导致学生学习必考学科的时间捉襟见肘。于是老师为了能够在很有限的时间里,把原来需要更多时间才能讲清楚的知识讲完,就不得不赶时间,抢进度。结果,学生囫囵吞枣式的听老师讲完课后,除了少数悟性好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就像吃半生不熟的“夹生饭”一样感到半懂不懂。
这样一来,学生回到家后,其在学校里没有充分消化吸收的知识便成了转嫁到家长身上的负担。由于学生在学校里学的半懂不懂,不得要领,而家长大多又不是专业教育人士,对专业科学的教育方法往往也不甚了了。于是,一方面学生对自己的功课了解的不够,另一方面家长又对教育了解的不够,而这两个“了解的不够”碰撞到一起,必然会导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困局。
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局,家长们又该怎么办呢?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求助校外辅导机构。而且,不仅家长需要校外辅导机构教孩子做功课,很多学校对校外辅导机构也有需求。
例如,在北京很多家长没时间在3点半后陪伴孩子,这就需要学校在3点半后继续照管孩子。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政府便出台了一个“课后330”政策,要求学校在3点半放学后对留校学生的活动也有所安排。但按照规定,3点半后属于课外时间,学校不能安排教师给学生讲课。于是,有些学校便将3点半后的时间外包给了校外辅导机构,让他们来组织留校学生开展活动。
这样,校外辅导机构便成为了应需而生的市场主体,同时也成为了当下教育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虽然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对校外辅导机构予以严格管控,但校外辅导机构生意火爆的最关键驱动力是家长和学校有这方面的需求,只要这种需求仍然强势存在,政府靠行政命令对校外辅导机构进行强制规范的努力,就必然不会有实质性的收效。
因此,政府与其用行政手段去直接规治校外辅导机构,倒不如去督促学校把校内的时间合理利用好。如果学校能够本着“把好钢放在刀刃上”的原则,把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都集中用在必考学科的教学上,不搞或者尽量少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副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充分的消化吸收所学的必考知识。那么,学生的功课自然也就不再是令家长头大的问题了,校外辅导机构自然也就不会再获得野蛮生长的机会了。
升学考试对于教育很重要,但并非是教育的全部。学生升学考试的成绩要靠对在校时间的充分利用来保障,而整个教育品质的提升则要靠规范性学习时间和闲暇活动时间的合理分配来保障。这里的规范性学习时间是指,学生在学校里完成对规定的必考学科的学习所付出的时间;而闲暇活动时间是指,学生在完成必考学科的学习任务后,纯粹用来玩,用来享受生活的时间。简而言之,规定性学习时间与闲暇活动时间的分配,就是一个划分学玩分界线的问题。
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教育中的学玩分界线划分是存在着很大问题的。其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非要把学生在闲暇活动时间自由追求自己兴趣爱好的行为,纳入进正规化的课程体系设置之中,并且还要设定考核的指标,组织相关的竞赛。其结果就是,把学生的兴趣爱好硬生生地变成了学生的额外负担。
其实,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就是每个人的灵性,这种灵性只有在自由舒展的过程中,才能内化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完全用来进行无目的性的自由活动。在这个时间里,学生可以尽情的玩,尽情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教育经历的完整,才能确保学生人格发育的完善。
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主体彼此间是同气连枝的关系,任何一方的体验和感受都会对其他方造成影响。因此,通过确定家校分界线和学玩分界线的 边界的方式,来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能够获得必要的自主空间,从而使这四方都能够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互不伤害,互不排斥。才能让减负举措真正行之有效,才能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