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内国外低幼动画差在哪儿?
研究表明,中国0—14岁群体达2.3亿人,市场消费规模已达4.5万亿人民币并仍在高速增长。除去生活用品等物质消费外,儿童文化消费也越来越热。蛋糕变大促使儿童文化消费市场产生更为细致的垂直划分,而亲子家庭“全龄”和“家人”导向的产品市场占比日益增大,国内动画“1+2”模式成主流,周边商品带动院线收益。
低龄教育类动画影片受家长青睐今年六一档共有两部国产动画片上映,《潜艇总动员:外星宝贝计划》和《巧虎大飞船历险记》。上映13天,据糯米电影票房显示两部影片分别获得了0.22亿元和0.2亿元的票房。一部分观众表示影片适合年龄3—5岁,影片内容比较低幼,无内容、无内涵,但绝大多数观众都表示会陪孩子看的。还有一部分家长表示,虽然电影内容简单,但电影中的亲情、友情,以及巧虎乐观向上的态度和不怕挫折的精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有互动情节,这个很适合孩子。
什么样的家长经常带孩子去看动画电影?据从观众调研分析中可以看出,80后父母更喜欢带孩子看动画电影,观影频次集中在1-3个月一次。
在观影时间方面,据调查显示节假日下午时间段占比最高达51.3%,大部分父母会与孩子商定观看什么样的动画电影,并以孩子意见为主占57.1%。其中,有教育意义、口碑佳、孩子喜欢的动画电影更受青睐。
根据青籽研究院测算,2017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1536亿元,同比增长17.25%,在6300亿元的文娱业总产值中占比24%,成为其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预计到2020年,动漫产业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其中,低龄动漫约占整个市场份额的30%左右,规模约为450亿。
国内国外低幼动画差在哪儿?国外低幼动画入侵,国产低幼动画新IP稀缺。相比之下我们不管是内容制作还是变现逻辑都差了很多。虽然近两年,国产低幼动画如雨后春笋,但人们熟知的还是《葫芦兄弟》、《喜羊羊》、《熊出没》等老一IP动画,而像风靡全球的动画片《小猪佩奇》这样的国民级作品至今仍未出现。对于低幼儿童动画片,国内和国外究竟差在哪儿?
1、在内容方面;目前国产儿童片内容缺乏创新,叙事薄弱、同质化严重,且说教味太重,短短十几分钟的内容总是想教育孩子、教育家长,到头来没有观众愿意看。
2、在制作方面,质量需要提高。由于动画费事费力,在人物整体塑造和肢体动作,如果想要做好、更有流畅性,基本上每一帧都是在烧钱。如偏成人的动画片《白蛇:缘起》,耗时三年,制作成本接近一个亿。而《冰雪奇缘》爱莎挥手之间超精细雪粒子特效,细致入微的角色服装,因制作精良直接导致爱莎与安娜的服装周边卖到脱销,无数小女孩争相COS。
3、商业模式不够健全;国产儿童片还没有商业化,有限的市场还要被丰富的儿童活动挤压,不太具备市场竞争力,内容定位不成熟,很多儿童片的定位不清晰,拍出来不知道是给谁看的。像国外的《寻梦环游记》它让孩子们知道要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能轻易放弃,在这个充满电子产品的工业社会,诗意、音乐有多么的美好。也让大人们知道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真正的消失,记忆是最好的陪伴,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逝去的人。它的故事具有深意,但它的画质偏成人,就单单让孩子直面死亡这个事实,能表达影片少之又少。
一个好的故事策划遇到一个好的制作班底外加强大的品牌运营,IP动画就有机会取得更大的市场认可机会。虽然预算成本并不能直接决定动画好不好看,但这仍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市面上,那些票房千万元以下的作品,普遍存在内容低幼、角色扁平、故事牵强、制作粗糙、创作理念陈旧和市场定位模糊的弊端,以至于连有效的营销点都很难被挖掘到。可在低幼领域那些成功的人生赢家确属于从来都是大小通吃的合家欢类型,这也是阻碍国产动画进步的又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