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给孩子的教育 决定着他以后的眼界和格局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言语虽短却富含哲理。
作为父母,我们在育儿路上应该怎么做呢?
1.物质方面节制,精神方面富养。
很多父母以为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来者不拒,孩子长大后就能眼界开阔或者幸福快乐。
无节制的孩子,以为所有的得到都是理所应当,一旦他的需求和欲望没有及时得到满足,必然会通过极端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想要孩子能获得长久的幸福,父母就需要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欲望有所节制。
物质上的节制并非父母吝啬,精神上的富养才是幸福的基石。
2.让孩子帮忙做家务。
让孩子做家务,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让他们明白父母为了家做出的努力和不易。
曾国藩这样说:
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的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孩子不能只享受成果,也要懂得分担家庭的重担。
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设计了一份《儿童做家务事年龄表》。
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让他们成为家庭的小主人,参与家务吧。
3. 增强孩子的感恩意识。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这样写:“不知感恩的孩子,比毒蛇的利齿更让人痛彻心扉。”
只有被爱和感恩滋养的孩子,内心才会被滋生爱和感恩的种子。
父母不能总是以“爱”的名义帮孩子抵御一切风雨,这样的付出只会养出“白眼狼”。
亲爱的父母:
请放宽心,让孩子看到你的汗水,懂得你的不易。
请放开手,让孩子尝试吃苦,学会付出,懂得感恩。
-作者-
苏沫,十点读书签约作者,不争不抢不强求,种花种草写文章,一手抱娃一手写心。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9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
声明:“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6307634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