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I教育不仅要破局也要破题 更要抓住内容和体系化是关键
当然有人会怀疑,AI 教育为什么要从 K12 学段就开始?要知道 AI 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都不是容易的事。
而且 AI 是体系化的学科,需要深入其他学科,还需要其他很多学科作为辅助才能发挥效果。
也即,对 AI 的理解和把现实切片进入 AI 视野其实是整个行业的难题,而把这样的难题下放到 K12,是不是有点儿早?
比如在 AI 的理解方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认为,首先需要理解真正的 " 智能 " 内涵。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人脑认知,覆盖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知识工程、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以及脑认知基础。其次,在学科体系上应更注重培养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认为,人工智能的课程设置必须先考虑到人工智能的核心基础,例如:机器学习、知识表示与处理;再考虑技术层,有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智能等,还有很多相关支撑技术,例如数字信号处理、时序数据分析等;到平台层,有机器学习系统平台、机器人、智能系统等;再到应用层,可能还涉及智能应用建模、系统设计、行为分析等。所有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如果不经过长期的培养,很难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全貌性的认识。
如果没有高维度的理解与分层,不厘清 AI 教育的全部面貌,那我们即便是 " 日行千里,也不过是邮差 "。
AI 教育本身也是一门科学,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而言,都是新的挑战。但教育家怀特海认为,越是重要、越是难学的东西越是要早学。
而在学习方法方面,比尔盖茨在介绍他的学习理论的时侯也说,把问题切片分块存储在记忆区,并与过往认知相勾连,就能够逐渐对学习对象有个清晰的认识。同样的,AI 教育也需要遵循编程领域的问题分解方法 Divide&Conquer(细化并解决),才能有效学习,并事半功倍。
在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多次文件号召下,AI 教育落地已经迫切提上日程,同时 AI 教育经费下拨,压力已经传达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层面。
浙江高考改革已经从 2017 年开始就把信息技术学科纳入高考科目,教育部去年已经发布了人工智能 + 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并预计在五年内进入高考体系,国家推动人工智能课程入校已经开始玩真的了。
除了政府和学校层面推动外,AI 领域的高速发展及 AI 教育的示范效应显现,进一步驱动了中国家长的投入积极性,校外培训机构相关编程培训课程的应声出现,当校内的课程不能满足家长培养孩子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必备的素养时,快速爆发的家庭教育 " 本能 " 反映了这部分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
市场驱动下,面向未来的 K12 阶段 AI 教育无论校内还是校外,都将会成为教育领域的现象级事件。
到底该怎么下 AI 教育这盘棋,不同的行业从业者有自己的看法,只是万变不离其宗,总的来说,良性发展分两个阶段
a、内容入局,构建框架
先以卓世未来为例,在课程设计上,它遵循教学认知过程,从启智、优智、创智,拾级而上,构建框架。
根据卓世未来的介绍,启智阶段对应小学学段,以激发孩子 AI 学习兴趣为主。通过感知和体验 AI 应用,从小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从玩中学,锻炼手脑并用和创新及合作能力。
优智和创智阶段对应初中和高中学段,以巩固兴趣,进一步学习 AI 知识和进行项目实践为主,在学中玩,培养孩子对 AI 的认知力,应用力和伦理力。甚至对特别有兴趣和特长的孩子进一步开拓能力和深度培养为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输送人才。
卓世未来产品矩阵
同时针对目前 AI 教育领域重硬件采购、轻师资培训的现象,卓世未来特别在意为学校打造自己的师资力量,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渔。把师资培训作为服务核心,围绕 AI 教育进行体系化的建设。以 Aibear 为品牌,构建 Aibear+ 在线教学平台 +AI 教学设施和师资培训的全栈解决方案。
再比如科大讯飞、商汤科技都把 AI 教育落地当作主业务的延伸,尤其是在 AI 应用落地遇到难处的时候,将 AI 技术输出与 K12 开始进行对接。
商汤科技以《人工智能基础》入场,并计划要用 10 年打造 AI 经典教材。可惜的是业内普遍反映教材太难,并没有考虑循序渐进和 K12 认知水平,教育经验略显缺乏,期待他们后续的改进。
另外,各培训机构和其他赛道选手切入会导致简化为编程培训、机器人教育、或者打各种比赛的填鸭式辅导背题等,形式上很容易成了挂 AI 教育的壳,把 AI 教育做成奥数式的商业模式,这么做的后果要不就是一通热闹过后孩子并没有真正的沉淀和收获,对人工智能的魅力一无所知;要不就是学校买了一堆硬件堆砌落灰,浪费资源;或者是家长给孩子报了一堆课程,增加孩子的负担。填鸭枯燥的编程违反孩子学习天性,后续续费率自然很差。
很显然,这不是我们需要的 AI 教育。一些存在的伪 AI 教育很难支撑起培养国家战略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国家需要长期持续的 AI 教育战略,AI 教育生态,和专业的 AI 人才培养体系。
b、搭建体系,不玩儿戏
AI 教育应避免 " 矮化 " 为技能培训,这就对整个教育过程要求变高:对课程体系,要求灵活,与 AI 行业技术发展、应用案例保持更新;在反馈体系上,借助教学平台,实时反馈教学效果;在应用体系上,适应 AI 场景思考,从学到知识输出和应用的长链服务。
这就要求课程体系需要通盘考虑,从顶层设计就优化教学结构,考虑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思路。
目前来看,好像这样做的人不多,卓世未来就已经在这些方面通盘进行了考虑和布局。
在课程方面,卓世未来的特点凸显。既能贴合政策需求和国家颁布的新课标要求,又能抓住 K12 阶段学习的关键特点,结合其他先进国家对 AI 教育的经验和理论,从三阶段贯穿整个 K12 的 AI 教育,课程既可以满足青少年普适性学习的需求,又可以作为人工智能相关本科专业的前导课程。
" 现在无论从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学校解决没有课程和没有合格师资的痛点。我们把符合教育部相关课程标准并倾注了大量教研教学专家心血的课程内容和一站式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带给学校,是从卓世未来成立第一天起就花大力气聚焦去做的事情。",卓世未来创始人屠静如是说。
" 我们的 AICT『智慧蒜』课程内容,包含五个方面,除了泛热点的信息技术通识课程之外,课程还将计算思维培养融合进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用结构思维和算法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还结合项目式教学和生成式教学,将机器人课程和编程课程放在每个单元课程的最后,作为知识点的训练和拓展。"
纵观全部赛道,还没有人敢称全局英雄。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得到长期验证的呈体系化的教程,AI 教育还在摸索中,难以定量考核。卓世未来算是走在了内容研发驱动和一站式服务方面的前列。
做教育中最懂 AI 的,也要做 AI 中最懂教育的,才能做好 AI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