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群体“银发经济”赛道冒新芽
发表于2019-04-24 09:39:41
摘要: 原标题:被忽略的群体银发经济赛道冒新芽 阿姨,您为什么不开心,是嫌护工照顾得不好吗? 广州一家高端养老院内,黄吉海看到护工精心地照顾一位老

  原标题:被忽略的群体“银发经济”赛道冒新芽

  “阿姨,您为什么不开心,是嫌护工照顾得不好吗?”

  广州一家高端养老院内,黄吉海看到护工精心地照顾一位老人吃完饭,又很仔细地帮她擦手、擦嘴,但老人却面无表情地坐在轮椅上。他不解,便开口问道。

  “自从我进入这家养老院开始,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活着出去了。当一个人混吃等死的时候,怎么会开心。”老人说道。

  黄吉海哑口无言。他感觉到,“子女想给老人最好的照料,但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对他们来说,‘养老’这两个字本身就是凄凉的,他们需要积极的人生。”

  这是8年前黄吉海在观察中老年群体时看到的其中一幕。他原本是七天连锁酒店的创始成员,关注到中老年群体源于其岳父。

  因岳父行动不便,黄吉海为其买了一根智能手仗。但他发现,岳父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意拄着拐杖出门,原因是不想让别人误会他是残疾人。

  这件事让黄吉海深受感触,“外界可能并不了解中老年人群,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从那之后,他花了5年时间关注这个群体。

  过程中,黄吉海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中老年群体就像是一个黑箱子,大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这群人在干什么。“彷佛这些人不存在一样。”

  乐退族创始人肖利军也有同样的感受。早在10年前,还在读大学时,他便关注到了中老年群体。但当时市场上除了养老、老年用品等传统产业外,几乎没有新式产业。

  黄吉海和肖利军了解这群人的方式都是亲自接触。在他们眼中,这群人与外界想象中的有些不同。

  他们发现,中老年人群不愿意接受自己变老的事实。因此,在黄吉海创办的中老年教育机构美好盛年,对于女性用户,所有的员工都叫用户姐姐,而不是阿姨或者奶奶。

  “外界对中老年用户有一个误区,以为他们舍不得花钱,其实不是,遇到有意义的事情,他们愿意为此而买单。” 他创办的美好盛年现有7000多位付费用户,每位用户的年消费在6000元左右。

  乐退族运营总监姚文进也表示,他们接触到的乐退族用户也能接受简单的游戏,也喜欢网购。中老年用户中也有时尚、前卫的人,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乐退族于去年6月做了一款付费课程,包括模特课、绘画、书法、服饰搭配等,至今已有30多万付费用户。

  主打中老年线上教育的养老管家创始人张东民也说道,前期团队并未做过推广。依靠自然流量和用户口碑相传的方式,上线两年,养老管家APP下载量超百万,微信网站浏览数累计超过1200万。

  “他们为什么不花钱,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花钱。”在时间换钱创始人赵广看来,之所以这一人群给外界的印象是少消费甚至是不消费,是因为市场上满足他们消费需求的项目确实太少了。

  发现新商机

  在黄吉海看来,中国今天的阶段类似于十年前的日本。几年后,中国的老龄化甚至比日本还激烈,中老年消费市场前景广阔,充满新商机。

  刚入行时,曾有同行告诉黄吉海,养老照护、医疗保健、理疗康复等领域最能挣钱,教育并不是中老年用户的刚需,但他有自己的考量。“从商业道德角度来说,我还是选择做些有价值的事情,而且从这两年的实践来看,中老年文娱确实是刚需。”

  按照年龄,黄吉海将退休后的中老年人分为四段:第一段是55~65岁之间的用户,他们刚刚退休,不愿意接受“老”的事实,其核心需求是重返年轻;第二段是65~75岁之间的用户,随着年龄增大,这部分用户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变强,市场也由此衍生出医疗和保健品两种业态;第三段用户为75岁~100岁,这部分人群对养老照护等机构的需求较为强烈;第四段为百岁老人,这部分的用户可能需要临终关怀、墓地等服务。

  “细分之后可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有不同需求,由此会产生不同的业态和商业机会。”黄吉海说道。

  他认为,衣食住行等通用领域都有人做了,只有挖掘到中老年人与年轻消费者需求的不同点,才是机会所在。

  根据中老年用户的需求,黄吉海有一套“倒”马斯洛需求理论:对于中老年用户来说,社交娱乐、尊重归属的需求最大,其次是教育,最后才是养老照护。

  他认为,教育和娱乐行业应该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崛起。于是,2017年,黄吉海创办美好盛年,主打中老年教育,课程涵盖走秀、声乐、化妆等。黄吉海有句玩笑话,“老人变富几乎不可能,但富人变老是必然。”

  黄吉海决定做好富人变老的第一站。美好盛年将目标用户的年龄前置到55岁。目前,其用户年龄在5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岁。现阶段,美好盛年已实现单店盈利,单店月收入超过50万。

  张东民曾做过养老地产、居家养老等项目。2014年末,他成立养老管家,当初做的是智能硬件和慢病管理项目。但他觉得这些项目都太重了,恰好当时存在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痛点,让他看到了机会。

  根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数据,目前全国共有7万多所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在校学员仅800多万,约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3%。供给量远远低于需求。“有老人为了能上学,凌晨三四点起床排队,找关系、走后门,甚至站在过道听课。”今年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及这种现象。

  于是他瞄准了老年线上教育这一行业,2016年9月,他转型做线上版老年大学。

  同样,肖利军也发现了中老年文娱方向。他认为,中老年用户的需求已经不限于温饱,他们对精神层次的需求更加强烈。于是,2014年末,他成立乐退族,为中老年用户提供旅游度假、社群活动、文娱赛事等服务。

  赵广创办的小程序时间换钱是一款打卡养成类小程序,通过一些激励措施,帮助中老年用户养成健康、自律的生活习惯。

  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的中老年群体中,70%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介绍,用户之所以没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一是因为没有系统化的训练标准,二是自律性差。看到这两个痛点后,他创办了时间换钱小程序。“谁能有效解决用户的痛点,谁就有可能成为百亿级独角兽。”赵广笃定。

  当前,市面上也有一些面向中老年用户的产品出现,如文娱类小程序等。依靠裂变和微信流量,这些产品很容易聚集起成百上千万用户,但如何变现成了创业者的难题。

  对此,黄吉海分析,中老年用户的视力在退化,他们使用小游戏类产品的难度系数比年轻人大很多。另外,中老年用户本来就害怕孤独,他们需要更积极的娱乐方式,而不是宅在家里玩游戏。在他看来,这些线上的小游戏最终对用户的吸引力并不大。姚文进也表示,能付费玩游戏的中老年人还是很少见的。

  “我们把线上的社交定义为弱社交,中老年需要的是具有温度的、线下的强社交。”黄吉海表示,随着中老年用户年龄的增大,与年轻用户相比,他们对“温度”的需求呈几何倍数增长。线下教育则具备天然的强社交属性,用户能在这里找到组织和归属感,每天上课也会变为一种仪式感。

  主打线上教育的张东民也意识到了互联网弱社交的属性,因此,养老管家的课程内容也开始进入线下,并与线下的社区工作站、养老地产、养老保险、老年大学等各类机构合作,为其赋能,把网络版老年大学开进社区,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微信图片_20190422172107.jpg

  红利期将至,资方观望

  建国以后,广义上是从1955年到1972年,我国出现第一波“婴儿潮”。以此推算,姚文进认为,中老年用户的红利期其实刚刚开始。黄吉海也觉得未来二十年,中老年行业都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一个曾经被忽略的市场逐渐崛起,资方也开始有了新动作。

  黄吉海坦言,前两年融资时,由于大家对这个市场还没有认知,公众、媒体和投资机构都不看好这一领域。“我跟他们聊都没人理我。”

  但不同的是,今年春节后,投资机构却蜂拥而至,平均每天都有两三个。“不是我们找他们,是他们找我们。”黄吉海说道。

  张东民也表示,之前都是通过FA认识投资方。今年开始,资方开始主动联系他,每月至少有10家。

  时光换钱创始人赵广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今年春节后,他接触了10多家资方,其中不乏一线投资机构以及互联网巨头企业。他表示,资方首先看好这一赛道,其次是团队和产品。

  对此,这些中老年项目的创业者分析,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红利期已过,投资人更加关注下沉市场;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人瞄准了中老年这一市场。

  但他们大多表示,接触后会发觉,大多数资方目前还处于观望状态,可能要等红利期完全看得见或者有成功的案例之后才会大量入场。

  黄吉海认为,目前投资机构和创业者对这一行业的认知还在初级阶段。“他们了解用户,发现用户需求,构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才刚刚开始。”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