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职育下半场:寻找更大市场空间,回到精细化运营时代
1、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
2003年左右,我跟学大的金鑫在一起吃饭。我说你做什么生意?他说做课外辅导。我当时说,你做这么多年的生意,就是辅导小孩子学习,我们做的是教别人写程序培养软件工程师,我们做的多高大上。但是,我们的市场比人家小,学大在上市之前的增速、年复合增长率都是100%,后来人家的收入远远超过了我们。当时,学而思还默默无闻,现在学而思(好未来)是一个接近200亿美金的市值,产值150亿人民币的公司。
还是,当年IDG投资了达内。百度李彦宏也是IDG的第一届学员,我们都是软件工程师出身,我选择了IT培训,李彦宏选择了搜索。搜索市场很大,他只要做到行业第一,就是一个很牛的公司。但是IT职业培训的行业市场规模很小,我做到行业的第一名,也只做了20多亿的规模。
所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们不能老在自己的小市场里努力,我们要选择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多的机会。
比如,达内现在VIP职业教育的份额,占比已经超过了50%。我们也在做会计、人力资源、网络营销、Digital art(数字艺术)方向的培训,这些加起来已经超过了我们传统IT教育的市场规模。
我们可以看一下还有哪些可发展的市场机会:
第一个市场机会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们去年差不多25%的学生都是从高校里面招过来的,所以我觉得高校这块市场还是有机会的。产教融合是我们下半场要努力的方向。但是除非培训是刚需的,或者是相对来说收费低的,不然要面临一个收费的问题。跟校企合作不能向学生乱收费,而且学生也没钱。所以,怎么去突破收费问题,怎么突破现金问题,是我们面向在校大学生时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市场机会是下沉市场人的培训。从要在香港上市的新东方厨师学校,就可以看到职业教育在下沉市场中的机会。但是这群人就业薪资的上涨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吸引力会弱一点。虽然这一人群的基数大,但是怎么吸引他们来参加培训也是一种挑战。
第三个市场机会是跨界。我们做了“童程童美”少儿编程方向的培训,在三年的时间里,做到这个行业里的第一名,现在规模是第二名的4至5倍。为什么我们可以做的这么快?达内本来就是做IT教育或软件培训的,我们拥有强大的管理营销体系。而且在70个城市里面我们有200个达内的成人培训中心和管理团队,每个成人培训中心创建一个少儿培训中心,就有200个少儿培训中心了。快速复制达内的管理营销体系,就是我们快速发展的原因。但是少儿编程培训的行业也有很多挑战,市场需求不大、获客难、现金收款慢、课时消耗慢、运营要求高、人才招聘难等等这些都是在这个行业需要面临的问题。
第四个市场机会是并购。我觉得还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之前为什么很少有并购?资本的泡沫。现在二级市场的估值和一级市场的估值倒挂。以前我们想收购一个公司,我去跟人谈,他说估值跟达内一样,但它的收入是达内的1/10。我们怎么并购?这没有并购的基础。
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当职业教育行业的估值回归理性后,就会有很多的并购机会。而且,并购一家公司的前提是这家公司已经成熟,现在很多职业教育机构的运营差不多都有5年或者10年了,它们的运营已经相对成熟了。
2、回到精细化运营时代
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应该怎么办呢?回到精细化运营的时代,这是职业教育的下半场,我们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
我们要回归现金,回归正确的系统化运营,我们要在执行的过程中做精细化运营和大数据分析,要面向结果来运营,不仅仅要看每个管理人员的KPI,还要看他的营销成本利润。达内也在精兵简政,从年初到现在我们的社招人数和中心人数都减少了20%,但是收入没有下降,利润率也在慢慢提升。
“做管理一流的教育”是达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愿景。公司做到管理一流的话,遇到什么挑战都可以迎刃而解。可能进入新市场推出新产品会慢一点,但是依靠一流的管理,我们就可以马上追上。别的公司可以花一个月把我们公司的运营模式和课程全部抄袭过去,所以我们要靠管理模式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火柴盒观察”,口述韩少云,撰写郭之祯,编辑张沉浮。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