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招生严禁“考家长”,还孩子一条公正的“起跑线”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义务教育学校及普通高中招生行为画出“红线”,明确严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招生时以问卷等名目“考家长”。(4月9日中国青年报)
乍看新闻有点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小学生入学考试怎么要考家长?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有报道称,2017年,上海一些民办小学在与家长面谈过程中用类似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题测试家长,另一所学校则要求登记祖父母的职务、学历等信息。种种“考家长”被舆论质疑是制造新的“血统论”。其实,这种“考家长”的学生选拔动作在一些民办学校,特别是备受推崇质优价高的民办学校中,已经成为了一种“规定动作”。
这类学校本着“好学校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理念,打着择优录取的旗号,实际上营造出的却是“拼爹”氛围,这种招生倾向不仅带有歧视色彩,更扯偏了教育这条“起跑线”,损害了公平正义。这会让一部分家长“望校兴叹”,更有可能让他们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那些经过“挑选”符合条件进入学校的孩子之间,也有可能产生攀比心理,代际之间的差异、社会阶层的分化等等意识就会无形中大行其道,侵蚀人们的思想。
招生严禁“考家长”,有助于还孩子一条公正的“起跑线”。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发展,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还是要让教育回归本真。这就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下大力气,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予以引导,通过规范入学政策、加强招生指导、督导检查等等行动,规范各类学校的招生方式,并加强宣传引导,最大程度缓解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和择校热;此外,要树立正确的导向,禁止民办学校“掐尖儿”行为,让择校权回归到家长和孩子手中,防止因为择校热而引发校外培训热、出国镀金热、升学季赶考热等等一系列不良现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都有的心理,但是同样我们也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教育,不能将这种教育焦虑传导给孩子,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教育和择校,综合考量孩子的接受程度以及自己的承受能力,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案”,而不是一个猛子扎进“考家长”的大军中无法释怀。文/任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