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工智能进入中小学教育 如何“低成本”办好?
“机器人等硬件投入都要花钱。”“外出参赛费用不少。”谈及人工智能(AI)教育,部分校长教师感到面临一些困难。
近年来,各地各校大力探索科学教育“加法”,日前,教育部印发(←点击查看)。科学教育就是人工智能教育吗?“低成本”如何办好人工智能教育?中国教育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何为人工智能教育?
“没有专门教室,就开辟菜园;没有实验仪器,就观察种子、蚂蚁;没有钱,就做纸飞机。”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一锦江小学校长谭永凤介绍。这两年,这所“薄弱校”因地制宜发展科学教育,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都采用类似方式,让科学教育走上轨道。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接地气的导向也很清晰,例如在学习活动建议中,提到的多是白糖、食盐、沙子等材料。
为什么还有一些校长教师感到“吃紧”呢?不难发现,他们的关注点集中在“机器人、编程”等项目上。
“把科学教育窄化为人工智能教育是一个误区,把人工智能教育等同为机器人和编程教育也是误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领域,同理,机器人、编程教育也只是人工智能教育中不同类的应用场景,不可以偏概全。
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下一代互联网研发中心核心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龚超看来,部分学校急于展示教学成果,安排学生完成看似“高大上”的项目,实则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按照教程操作,对背后的核心概念知之甚少。“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目标,不是让学生成为工具的使用者,而是让他们成为思考者和创造者。”龚超说。
记者关注到,《通知》对“误区”进行了纠偏: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如何迈过硬件“门槛”?
当前,一些企业以“硬件+软件”的形式,将人工智能课程打包出售给学校,价格不菲。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副校长蒋际君对此颇有感触。作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这所山区学校是如何冲破硬件“壁垒”的呢?
经过多年探索,蒋际君自学开源硬件、3D建模软件,自主开模设计人工智能学习套件,把硬件成本降至百元;在免费开源图形化编程平台基础上,二次开发人工智能学习套件的硬件模块图形化编程库,降低购买软件的成本。
蒋际君算了一笔账:学校花费3万多元就装备了120套人工智能套件,足够用于人工智能普及课程的大班教学;在创客类社团中,原本三四千元只能组一支队伍,现在够8支队伍用。
“硬件门槛是发展人工智能教育不可避免的挑战,但这一挑战并非不可逾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吴砥表示,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显著改善。
胡小勇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开源资源减少对昂贵硬件的依赖,通过集团化办学提高资源的集成化使用效能;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更多社会科技场馆向中小学开放;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尤其要为条件薄弱地区的学校提供兜底保障。
吴砥将目光投向数字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栏目,各地各校可以研发、上传与免费下载使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人工智能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他还建议,建立以区域为单位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共享平台,鼓励区域内不同中小学轮流使用,降低人工智能教育成本;借助慕课或学校自主研发的线上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人工智能知识,降低硬件成本和学习门槛。
“低成本”如何办得好?
那么,“低成本”办好人工智能教育的路径在哪儿?
办好人工智能教育,更要发挥教育者的智慧。
吴砥认为,应加强教师数字素养,构建“素养测评—定制研训—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建立科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育人和管理深度融合。
“应当引导更多学科教师学习人工智能基础知识,让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龚超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入门门槛已大大降低,学习资源丰富,教师应积极拥抱教育新模式。他建议,构建大中小学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评选 教材和典型案例,帮助教师更科学地进行教学。同时,他还呼吁更多专家到教师身边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