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浸润学校育人全过程
发表于2024-12-26 13:39:26
摘要: 美育作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途径。2023年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审美教育浸润行动的通知

  美育作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途径。2023年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审美教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美育旨在通过培养个体对美的认知、感悟和创造,陶冶情操,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通过美育浸润学生、教师和学校,实现观念重塑、课程共育、融合共生,将美育融入育人的全过程,达成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的根本任务,不断推动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观念重塑:奠定美育浸润的思想基石

  美育是促进美的欣赏、感知和创造的过程。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偏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对美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然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然超越了知识和技能,更注重个体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缺乏美育可能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情感淡漠、创造力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反思和变革显得尤为迫切。美育具有涵养心智、陶冶情操的特殊功能,其核心价值在于全方位促进个体成长与发展。它包括对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等多元审美对象的感知、欣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对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多个层面产生深远影响。在数智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传统教育理念下培养的人才已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需要个体具备敏锐的审美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勇于突破常规的精神,这些品质正是美育浸润教育所着力培养的。缺乏美育素养的个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独特的视角与创新的思路,难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与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理念的转变势在必行。

  课程共育:激活美育课堂的育人活力

  美育课堂以审美为核心导向,将审美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是旨在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美育课堂作为审美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其育人活力的激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校园文化的繁荣具有深远意义。学校应引导教师理解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为实现“课程融美、美课育人”,教师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形成整合性的教育思维。不再孤立地看待各个学科,而是尝试寻找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美育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深度挖掘各科教学自身潜在的审美因素,将学科内容转化为显在的审美对象。同时还要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审美体验上下功夫,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引入互动参与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成为课堂主体,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增强实践性,例如通过虚拟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欣赏世界名画,激发他们对新兴艺术形式的探索欲。通过跨学科的创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同时发挥创造力,在创造美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

  融合共生:拓展审美教育育人的广阔场域

  学校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载体,理应积极参与与社会的交融进程,全力构筑起一个共享的美育平台。学校只有持续不断地与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融合,方能使自身真正扎根于社会的土壤,汲取丰富的养分,进而切实回归社会,履行其应有的教育使命。学校课程在与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探寻并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将其巧妙地融入课程体系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广阔且多元的美育学习场域。通过与社区、企业、文化机构等社会各界的紧密合作,引入丰富多样的美育元素,如艺术展览、文化讲座、社会实践等,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实现美育育人效果的最大化提升。学校借此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审美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社会则能够通过参与学校美育,为自身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共同书写新时代审美教育育人的新篇章;教育者需要摒弃以“技术”“艺术”或“课程”代美育的观念。积极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巧妙渗透 传统文化元素,树立以文化人与以美育人融合式发展的新路向,将中华 传统文化嵌入美育,构建美育育人共同体,以大学美育资源驱动学校美育资源重构。

  面向新征程,美育依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一环。总体而言,我们需深入研究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美育精神,包括其历史演变、独特理念以及多样形态,以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通过中华美学和美育精神的熏陶,培育青年一代;同时,应充分发挥美育的引领作用,将美育浸润学校育人全过程,引导青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领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魅力,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作者: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设计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徐丽平)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