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百个岗位“抢”六十四个毕业生 养老专业本科生称成香饽饽?
5月9日,在山东女子学院举办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就业双选会上,学生们在了解招聘信息。
临近毕业,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应届本科生林佳华正在为手中3份工作如何取舍而“烦忧”。作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64名山东女子学院的本科生还未毕业便遭用人单位“抢聘”,目前大多有了保底工作,有人手中甚至握着三五份录用通知。
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的背景下,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生缘何成了“香饽饽”?面对养老行业的特殊性,毕业生顺利就业之后,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400多个岗位“争抢”64名毕业生
5月9日,山东女子学院举办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就业双选会,学校从长期合作的单位中,筛选了35家知名养老机构、企业。64名应届本科生面前,摆着400多个岗位可供挑选。
“目前养老行业从业者年龄普遍偏大,我们迫切需要接受过系统培养的年轻人进入行业。”中海锦年康养华北区域运营总监王峰,道出了养老行业用人现状。
2019年,包括山东女子学院在内的不少高校,申报了养老服务管理本科。2020年,仅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申报获批。当年,该专业首批本科生入校,今年迎来毕业季。
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院长闫小红介绍,目前,64名普通本科应届生中,12人选择考公考编考研,剩余学生中约10人已明确就职意向,其余基本都有了保底选择,还在面试其他工作,有人手中甚至握着三五份录用通知。如今,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专科加本科在校人数超过了800人,是该专业全国招生规模最大的院校。即便如此,毕业生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我们是看中了养老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闫小红说,山东女子学院首批申报养老服务管理本科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学校提前布局,打造“一老一小”特色专业学科;另一方面,我省非常重视养老人才培养,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奖补政策。
“此前,该专业专科生升本的比例也很高,由于没有本科,只能转到其他专业。”闫小红说,开设本科后给了专科生更好的成长通道,目前专业升本率达到了60%。
专科生就业主要面向一线,包括养老护理、营销、销售等岗位;而本科生拿的是管理学学位,定位是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服务人才,因此除了护理、康复等基本技能外,还应具备政策分析、产业经济、活动策划、项目设计等综合管理能力。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学校经过6轮修改,最终确定了人才培养方案。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上手更快、适应能力也更强。”王峰认为,本科生就业后,可能两三年就能成长为项目的小主管。
如何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只有真切感受,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
“我自己都没想到能成功。”应届生林佳华目前已拿到3份工作录用通知,其中之一是某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养老专业的教师岗。“当时一起应聘的还有不少硕士、博士,试讲完后,用人单位觉得我讲的内容专业性很强。”林佳华认为,这是自己能够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而这些知识正是四年所学。
应届生侯新焕在应聘某知名保险公司的营销管培生时,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养老机构实习经历,也成了她的最大优势。
记者看到,在山东女子学院的社区治理与健康养老实训中心,实景模拟了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中医养生室、康复训练室等各种场景。
“这为学生构建了校内实训的场域。”陈姝君说,该专业教师队伍由管理学、社会学、医学护理学等多学科背景专家组成,很多课程都在实景课堂完成,同时还引进了大量行业一线管理人才教授实训课程。
此外,学校还安排了大量实习、实训,大三有半年实习期、毕业前还有4个月实习期,学校联系对接大型养老机构,设置多样化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切身体验一线工作。老师会每周带领学生去社区开展认知症早衰预防、乐龄游戏、城市乡村养老需求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战化”的培养,均以就业为导向。
在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大一新生的第一堂专业课是体验“走不动路”。
穿着50多斤的铅衣,戴着眼罩、耳罩,学生直不起腰、看不清路、听不清声,他们拄着拐杖,走在校内实训中心的模拟起伏桥上,步子越迈越小,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老年人的身心状态是想象不出来的,只有真切感受,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专业负责人陈姝君说。
2019年10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等养老相关专业。2020年9月,山东女子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并于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
“彼时,基于实证、可供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而传统的养老人才培养课程又难以满足当下老年人的‘享老’要求,我们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山东女子学院健康养老学院院长闫小红说。
闫小红介绍,学院开设了《养老政策分析》等必修课,以及《老年心理维护》《老年权益保护》等特色课,并把《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设为通识必修课,努力提升人才培养与智慧养老新业态对人才需求的契合度。
更全面的学习,是为了掌握更多本领。“我们帮助学生掌握行业发展动态,熟悉国内外养老机构运营和管理模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负责人罗娟说,该校学生要学习卫生经济学、膳食营养学、慢性病与认知症护理等知识,并具备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能力。
有了知识,更要有爱、有情怀。山东女子学院开设《乐龄游戏》课程,师生已改造、发明适合老年人的玩具、游戏30多款,并定期进入社区、养老院带领老人体验。“学生用一次性纸杯、毛线球等设计出来的游戏很受欢迎,有的老人还主动给游戏起名字。”闫小红说。
应聘养老康复岗位的学生进行养老护理员项目的面试测评,现场协助偏瘫老人进行康复训练。
四百个岗位“抢”六十四个毕业生
今年,养老这一本科专业首届毕业生受到市场欢迎。
3月,30多家养老机构和企业拿出120多个岗位,面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33名对口专业毕业生“招兵买马”。“岗位覆盖护理员、养老院副院长、个人养老顾问、文娱活动策划等,招聘会现场气氛很热烈。”罗娟说。
5月,30余家企业带着400多个岗位“争抢”山东女子学院的64名对口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免费提供住宿的情况下,月薪不低于全省平均值。”闫小红说,首届毕业生中,目前有半数进入养老行业,另有2名进入高职院校担任相关专业教师。
“岗多人少”的背后是对养老人才的渴求。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占比21.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占比15.4%,养老行业的“人才焦虑”越发显现。
“评判行业好不好,其中一个指标就是年轻人、高学历人才多不多。”上海人寿堂养老服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集团对管理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开出近万元的月薪。
业内人乐见,“老”行业迎来“新”血液。有养老机构负责人说,以往管理岗位都是从其他专业毕业生中“匀”过来的,今年有本科生主动加入,令人感到振奋。
正是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求职竞争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多家养老机构签署了产学研协议,实施校企“人才共育、效果共评”。据了解,包括业务顶岗实习、就业实习和校内实践类课程,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近30%,超过该校大多数专业20%的要求。
“持续渐进的实习实践,深化了学生对养老行业的认知,培养了长久兴趣,也缩短了他们适应职场的时间。”罗娟说。
应届毕业生前来了解岗位信息,现场求职。
“理解、支持的声音多了,底气就更足了”
“家人更加支持我的选择了,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来问我工作的感受。”今年7月,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林曼青,入职了青岛某养老机构,回顾这几个月的成长,她颇有感触。
学会用手指“比心”的爷爷奶奶们脸上笑容越来越多,还会给教会他们的小林写下好评。“他们的豁达、淡然给了我力量,让我更加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林曼青说。
“朝朝”与“暮暮”真心相伴,生发出温情,不知不觉中,社会对养老专业的看法也慢慢扭转。
“前几年,家长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专业是不是就是伺候人的’,专业办了3年下来,这样的问题明显减少。大家逐渐了解,养老行业涵盖服务老年人起居、教育、文旅、金融等,年轻人大有发展机会。”齐鲁医药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负责人任晓燕说。
近年来,山东对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院校提供资金奖补,对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市级及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每处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理解、支持的声音多了,投身养老事业的底气就更足了。”任晓燕说。
今秋新学期,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共迎来新生473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这一专业录取学生数也逐年增加,一志愿比例快速提升。
专业发展向新的同时,也在提质。日前,我国民政教育领域第一所本科高校——民政职业大学揭牌成立,该校首批设置的职业本科专业就包括智慧健康养老管理专业。据了解,目前,全国开设养老相关本科专业的院校已超30所。
新时代呼唤新养老,新专业盼新政策。不久前举行的全国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上提出,一体推进养老服务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下大力气补齐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短板。
对此,有教师建议,要尽快统一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规范和标准,增设养老服务管理本科学生可参加的专业性技能大赛等。
师生正在和老人一起练习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