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风靡小学,将小孩哥姐迷得神魂颠倒 家长的焦虑值直线飙升
发表于2024-09-20 19:19:16
摘要: 原标题:它风靡小学,将小孩哥姐迷得神魂颠倒 家长的焦虑值直线飙升 听说,现在的小孩哥姐峡谷不去了,串也不盘了,甚至连奥特曼的光都不愿意相信

  原标题:它风靡小学,将小孩哥姐迷得神魂颠倒 家长的焦虑值直线飙升

  听说,现在的小孩哥姐峡谷不去了,串也不盘了,甚至连奥特曼的光都不愿意相信了。

  如今要想在小学生群体中占据社交话语权,电话手表是基操,硬通货还得靠一张“烟卡”。

  随时随地,校园操场、地铁、大马路、公园……但凡是平地,就长满了聚众拍卡的小学生。

  小孩趴在地上,随后手掌挥动……一不小心用力过度,双手拍肿是常事,甚至有孩子拍出腱鞘囊肿、拍断手指。

  放学走在路上,路边摊是不馋了,开始对垃圾桶两眼放光,上演现实寻宝游戏。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社牛的学生成群一起商店蹲、烧烤摊蹲、路边蹲……

  为了拿到最好看的烟卡,父母也遭殃,某家长被自家孩子要求一天抽十包:

  不仅要多抽,还要变着花样地抽,最好能买贵的抽。

  某家长说自己孩子今年过生日,最想要的生日礼物不再是玩具,也不是新衣服和好吃的大餐,而是一张“长板和天下”的稀有烟卡。

  对于香烟档次孩子们也是如数家珍,甚至远超成年人,还会根据烟盒对烟卡进行等级排名,第一名是黄鹤楼,第二名是中华,第三名是和天下......拥有稀少、品牌价值高的烟卡自然就更有面子。

  图片来源:网络

  成为小学生新宠的烟卡究竟是什么?孩子们为何如此沉迷集烟卡?学校和家长该如何引导?

  1

  当烟卡成小学生新宠

  “烟卡”,一种从香烟盒子上剪下来,简单几步走,就能折叠成可以拍的卡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星星小手工折纸

  Emmmm,很简单,大概方式就是,先这样,再这样,然后这样,最后这样。

  图片来源:抖音@三一不红

  “我折好一张只需要30秒。”今年刚读一年级的小雨刚接触烟卡不到一个月,已经成为小伙伴里最会折烟卡的。

  烟卡的玩法也并不陌生,类似的游戏如拍“洋画儿”、拍“画卡”、拍“纸包”都是许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的童年记忆。

  小孩们用各种方式轮流拍打,只要能将对方的烟卡翻面就算赢。

  图片来源:小红书@诗诗baby

  随着烟卡的流行,还衍生出了不少玩法,什么单手拍、蝴蝶拍、蚊子炮、三角龙炮、老鼠炮、迫击炮、叠炮、后炮等等。

  不同的拍法出来的“风量”不一样,对应着单张、多张卡的玩法。

  图片来源:抖音@宁小叔

  在这么多玩法中,还得是炮拍。炮拍又细分为大炮,中炮,小炮,高速炮等。这不,烟卡最强攻击——高速炮在线教程都已经出来了。

  图片来源:抖音@大北来了

  玩急眼了,废寝忘食,玩到手背上长了一个大大的肿包,才哭着找妈妈,结果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腱鞘囊肿……

  烟卡的流行,别的不说,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它可以0成本得到。别的卡片需要花钱买,它不需要,只用把大人不要的烟盒拿过来折一折就行。

  此外,烟卡作为儿童游戏,和之前的儿童手表一样具备很强的社交属性。

  有不少小学生都是身边有同学开始玩“烟卡”,自己也就“随大流”跟着玩。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看来,不玩“烟卡”可能会被视为不入流、不时髦。

有的小孩已经入魔到书包里可以一本书没有,全是大标烟牌。

  图片来源:抖音@爱义乌

  网友:别看在妈妈面前唯唯诺诺,在同学面前他是大哥。

  这种烟卡社交,甚至从小学生蔓延到大人的圈子,同事交情从分享香烟变成了递上烟盒。李先生自己不抽烟,一进办公室,对面的男同事就递上了一盒玉溪,当然,只是空烟盒。

  自己不支持儿子跟着其他孩子一起去大街上捡烟盒,网购的烟卡孩子又嫌是“假卡”。

  他明白,烟卡已经成为儿子班上一种新型的社交货币,他不想儿子落下,“别的孩子有,他不能没有。”

  好家伙,烟卡,这又是妥妥地拿捏了两代人啊。

  2

  当家长面对孩子沉迷烟卡

  孩子“烟卡”的来源也很简单,有的直接找家长要,主打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

  那些等不及甚至悄悄扒拉出家里的烟,自己动手点。

  如果家里没人抽烟,就去垃圾桶开启现实寻宝游戏,接触的全是病菌。

  图片来源:抖音@为你刷新生活

  或者在网上,几块钱就能买一大堆烟卡,那没钱买烟卡怎么办?偷家里的钱去买。

  由于长时间在各种地面上拍烟卡,手部感染病菌导致过敏的现象时有发生,双手拍肿也是常事,甚至有孩子拍断手指。

  图片来源:抖音@珠江新闻

  而烟卡上面免不了有烟味,小孩子玩烟卡也算间接吸入二手烟,或过早接触烟草知识,对烟如数家珍。

  在孩子们眼中,不同品牌的“烟卡”对应不同的消费层级,根据烟卡的稀有程度,小学生还会给它们排序,从而产生攀比心理。

  图片来源:网络

  稀有烟卡、烟盒还被当做一种硬通货,想要?可以,帮我写一天作业,或者拿钱来买。

  赢得稀有卡的过程也暗含了赌博的元素,为了更快速赢得“烟卡”,小学生们先押注,输的同学要把相应数量的“烟卡”给赢的一方,也可以直接给现金或其他物品。

  烟卡成为孩子的新社交货币,大人们也分为了三派。

  NO.1

  焦虑,只堵不疏

  因为“烟卡”让孩子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家长的焦虑值直线飙升,所以大人决定一刀切,直接禁止孩子玩烟卡。似乎一切与玩、游戏相关的东西不应该出现在孩子的世界里。

  面对孩子集烟卡的爱好,思考的不是“我的孩子太缺少玩乐的机会了,我们为他们创造的自由空间太少了”;

  也不是“既然他们喜欢这类游戏,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让他们敞开了玩”,而是“不能让孩子玩”。

  就像把课间休息从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有些大人担忧的反而是多出来的5分钟,会不会影响孩子原本的学习进度。

  孩子有简单的游戏和社交需求,有没有一种可能,就算是烟卡,也能给孩子带来“无痛”的快乐?

  孩子天然喜欢在游戏中学习,某教师分享自己应对班上孩子集烟卡的故事:

  没收烟卡的同时,他在网上买了一套质地较硬的卡片,上面有各种各样的习题,让学生们通过比赛叠加答题的方式来赢卡,答对了题就能赢走卡,答错了就得输掉一张卡。

  比起一味禁止,这未尝不是一个新思路。

  NO.2

  粗暴式教育,开始烧烟卡

  大人们开始讨伐烟卡,像极了他们讨伐电子游戏和漫画书。

  今年以来,已经有许多学校开始明令禁学生玩“烟卡”,某些城市也严查商家向小学生出售烟卡的行为。

  也有家长十分反对自家孩子玩烟卡,直接将孩子的烟卡都烧了。

  但是,烧孩子的烟卡并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对待烟卡、阻止孩子玩烟卡,反而有可能制造亲子矛盾。

  胡女士说自己的童年在父母的打骂高压下长大,“将来的磨难还有很多,要是把他逼成只有学习的机器,我怕他经受不住人生挫折。”

  孩子沉迷卡牌,她也不是很担心,愿望被适当满足后,孩子很容易就“下头”了,比如最近,儿子对烟卡的兴趣就淡了很多。

  如果不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就算烧掉所有烟卡,未来还是会出现其他“卡牌”。

  NO.3

  合理引导,理解孩子的童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游戏。田女士说自己并不反对孩子玩烟卡,毕竟谁还没有个童年。

现在的烟卡好比我们小时候玩的“摔四角”“摔包子”,或是我们曾经喜欢的各种卡牌(龙珠、奥特曼、猫和老鼠)。

  图片来源:网络

  一味地堵不可取。孩子们课程作业多,可以一起玩的游戏其实不多,快乐童年又需要一些东西作为载体,以前是奥特曼,现在是烟卡,就算禁了烟卡,下一次可能也会有其他的卡。

  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小孩今天玩了什么游戏,而在于大人如何去引导孩子快乐、健康地玩,比如手脏,就教会孩子要勤洗手。

  小孩子缺乏一定的辨别力与控制力,可以引导孩子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卡片作为烟卡的替代品,如卡通画片,诗词卡片等。

  比起被动地接受或者拒绝,不如主动和孩子一起筛选。

  3

  孩子应该在“游戏”中长大

  面对“烟卡”游戏的流行,许多人不禁设想,假如我们的烟盒加入“黑牙”“烂肺”等令人恶心或害怕的图片警示设计,小朋友们还会想方设法寻烟盒、玩烟卡吗?

  目前,我国烟盒包装上有35%的比例印有文字警示,刚刚高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低不应少于主要可见部分的30%”的最低标准。

  但在全球范围内,不少国家和地区在烟盒设计上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措施,甚至超出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烟草包装上的健康警示应占正面及背面主要可见部分的 50%或以上”的要求。

  图片来源:网络

  而对于如何防止青少年过度游戏,国外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美国对于游戏时间没有限制,他们的监管重点放在避免游戏中的暴力、血腥元素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上,为此美国按照游戏内容进行分级,青少年不得玩限制级游戏。

  如美国游戏分级组织“娱乐软件定级委员会(ESRB)”负责对游戏软件、网站等进行审核,根据游戏的内容决定其适合的年龄群体。

  更重要的是,其官网资源中心为家长提供了多种控制工具,包括密码保护、使用时间限制和内容过滤,以帮助家长管理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

  图片来源:小红书小G聊游戏

  澳大利亚对青少年玩网游的监管同样主要通过游戏分级完成。早在1995年,澳大利亚就发布《澳大利亚联邦出版物、电影和电子游戏分级法案》。

  游戏并非洪水猛兽,不需要谈“游”色变。一味地打压、责备游戏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如何使游戏成为生活的有益部分,而不是人生的毁灭者,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讨论的。

  毕竟,小学生的流行永远在变,禁的了这茬,还有下茬不是~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