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霸们纷纷向下兼容 二本和大专院校分数大涨
高考成绩672分,在全省三十多万名考生中排名四千多,这个志愿,该怎么填呢?
今年高考录取季,浙江考生周欣语(化名)的高考志愿选择,一举冲上了热搜。
理论上,672这个分数以及全省4000多位的排位,是足够填报浙江大学的。但是,周欣语最终填报了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警察学院的前身是杭州市公安人员训练班,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直到2021年才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浙江省内,一般被当地人视为二本院校。
至于浙江大学,就无需过多介绍了,不仅是“985”院校,而且是 顶流名校。
放弃名校,转而选择一所“二本院校”,周欣语的理由只有一个——“有编”。
的确,如果从就业角度来看,作为一所专门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学校,浙警近几年毕业生的入警率都在95%以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毕业就有编。
事实上,和周欣语有类似想法的高分考生人数还不少。以四川为例,在2024年的本科二批录取中,同为二本院校的四川警察学院,文科调档线达到544分,比四川省一本线高了足足19分。
这种火爆也不是第一年了。2023年的时候,四川警察学院的文科调档线同样达到536分,连续两年拿下四川省文科招生调档线第一名。
在2024年浙江省高招咨询会上,当考生们报出分数时,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招生老师都惊了:“655分,来读我们这个大专?”
招生老师的惊讶不难理解,毕竟,隔壁浙江大学的投档线是664分。655分这个成绩,在浙江和全国而言,可选面都太广了。
那为什么要来读大专或者是二本学校呢?
前文提到的672分高分考生周欣语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除了法律,其他的文科专业都没有太高壁垒,所以直接就排除了。其次,如果选法律,意味着四年后要考研,七年后参加法考,还要考公,她觉得这条路有着太多未知与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是周欣语无法忍受的。她对现在还摸不着的事情缺乏信心,“我不觉得自己第一年就一定能考上公务员,而编制是最实在的。走到高考已经够卷了,与其之后考研、考公接着卷,不如现在一次卷干净”。
所谓“一次性卷干净”,就是直接报考警校,毕业后参加公安联考,进入基层公安单位,入职便有编,不用和许多人竞争一个岗位。
图据浙江警察学院公众号
周欣语不是唯一选择了警校的高分考生。今年高考667分的浙江考生程然同样报考了浙江警察学院。程然坦言,自己对警校其实“没什么兴趣”,只是父母看好,且自己的视力和体能各方面恰巧都符合要求。一家人也考虑过,667分这个分数虽然也能上浙大,但可选专业有限,不如上浙警,毕业后就业更有保障。
但如果没有编制呢?两人都干脆且坚决地表示,“肯定不会报考浙警”。
事实上,高中生们对警校的热情大涨,还在高三期间就很明显了。
为应对警校的体能测试,一些高中会将计划报考警校的高三学生集中在一起训练。程然回忆,今年全校参加训练的人数高达40人,是2023年的4倍。就连体育老师都很惊讶,“带了这么多届学生,今年报考警校跟公安的人数最多。”
与此同时,警校的分数线也在水涨船高。以统招专业警务指挥与战术为例,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638.25、646.88和654.75。
在江苏,警校一样招生火爆。
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该校在江苏省针对物化组女生的投档最低分高达626分。网上甚至出现“江苏警官学院是江苏继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后第三所985”的调侃。
再看四川,今年有6所公安类院校在四川提前批招生。投档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警察大学3所执行本科一批控制线的院校,理科调档线都高出了本科一批省控线80分以上。而执行本科二批控制线的公安院校,理科调档线也均超出本科一批省控线20分以上。
包括四川考生熟悉的四川警察学院,其理科提前批调档线已经实现三年连涨:2024年为578分(男)、607分(女),2023年为552(男)、592(女),2022年为534(男)、573(女)。
图据四川警察学院公众号
除了警校,其他“有编”的专业,报考同样火热。
据报道,浙江的丽水学院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2004年才由两所专科院校合并升级而来。但是,2024年,该校定向招生录取中投档最高分为661分,是学校录取到的第一位进入浙江省前10000名的考生,也创下了该校招生录取分数的历史新高。
丽水学院对此也做了解释,这名学生选择的是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定向委培生,毕业出来就有编制。
同样带编带工作的,还有公费师范生以及定向生,并且已经连续火了多年。
比如,浙江师范大学的定向师资录取结果中,仅高考成绩在浙江省前10000名的就有26人。
再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贵州省的投档最低位次已经从2023年的400多名涨到今年的278名。
图据华中师范大学公众号
在四川,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这几所招收国家公费师范生的部属院校今年计划招生589名,一志愿计划满足率为100%。不仅如此,在理科调档线全省前十的院校中,师范院校独得3席,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华东师范大学,其调档线分别为642分、656分、653分。
虽然不能以此来推测所有人的想法,但大多数高分考生转投二本和大专,编制是极主要原因之一。
网络上对此的声音也颇多。有人认为,这是否太功利,但也有人认为,读了985、211出来也不一定能考上编制,一开始就选择“铁饭碗”,这个决定是明智的。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秀芹表示,家长和考生选择专业时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根据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另一种是偏功利性。如果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那填报志愿就变成功利性的选择。而当下高分考生放弃985而选择带编专业和院校的现象只能说明功利性愈发明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则发表评论表示,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认为高分学生就应该选择名校,不进名校就是“浪费”的想法是错误的。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也认为,绝大多数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想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也有研究表明,“就业”是考生填报志愿时最关注的因素,“就业为导向”也是大多数考生选择专业的首要策略。
但是,熊丙奇也提出了另一种担心。在他看来,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充分考虑未来就业问题,这个思路没有错,但也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对自己、对外部环境有充分了解,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比如,如果仅仅是受考公热、考编热的影响,而选择“带编入学”,从路径来看,此举确实一劳永逸地解决编制问题,但也要问问自己:了解工作内容了吗?对未来工作性质和环境做好准备了吗?
事实上,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近年来,选择定向委托培养项目的学生,在入学后后悔、在就业阶段毁约的不在少数,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做好长远规划,等到入学了甚至工作了,才发现和自己的预期差距太大。
另外,学生被“带编入学”专业、培养项目录取,也不意味着就进了保险箱、“包就业”,学校和用人单位日后还会严格考核。“我们鼓励每个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长远规划,基于此的个性、多元选择,均值得鼓励。但是,也要警惕没有自我的盲目跟风,以及只顾眼前的短视、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