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垃圾教育” 竟还在被无数中国家长捧上天
发表于2024-07-02 20:34:08
摘要: 原标题:这种垃圾教育 竟还在被无数中国家长捧上天 隐忍的中国人习惯了情绪不外露,过多的情绪仿佛耻辱般,会招来非议。所以,育儿过程中,也不自

  原标题:这种“垃圾教育” 竟还在被无数中国家长捧上天 

  隐忍的中国人习惯了情绪不外露,过多的情绪仿佛耻辱般,会招来非议。所以,育儿过程中,也不自觉会把这份情绪耻辱的标准传递给孩子,让他们深陷“乖孩子”的陷阱,带上沉重的枷锁。

  最近上线的真人秀《盒子里的猫》,有一期节目讲到了“情绪羞耻”。

  戏剧演员吴彼上台的一段话,让在场的嘉宾听完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在我五岁的时候,我骑自行车摔倒了。

  我的爸爸跟我说,你是男子汉,你不能哭。

  我把大哭藏起来了;

  我十岁的时候,我的同学故意把我撞到了。

  我的老师说你们要和平相处。

  我把我的愤怒藏起来了;

  我十六岁的时候,考上了大学。

  我想把我的喜悦分享给身边的人。

  他们都说不要显摆,会挨打。

  我把我的喜悦藏起来了;

  二十六岁的时候,我喜欢一个姑娘,

  她和我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了,我说祝你们幸福。

  我把我的悲伤藏起来了......”

  多么熟悉的话语,就像我们每个人成长中常听到的那样。

  两三岁时,摔倒了,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人,赶紧哭。二三十岁后,摔倒了,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没有人,才敢哭。

  从小时候的喜怒形于色,到后面的面不改色,藏起所有的喜怒哀乐,变成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

  这不仅仅是吴彼的成长历程,也是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蜕变”过程。

  喝过太多的“中式鸡汤”,成功一点点戒掉情绪,到最后变成大人所期待的那样“成熟稳重”。

  当吴彼成为爸爸后,他也开始用当年喝过的鸡汤,去浇灌女儿。

  他对女儿说——

  弹钢琴的时候,你不能有情绪。

  学习不好的时候,你不能有情绪。

  在学校的时候,你也不应该有情绪。

  出去玩的时候不能太开心,因为乐极生悲,你不能有情绪!

  直到有一天,女儿在比赛中赢得了一面奖牌。他很高兴,可是却诧异女儿为什么不像他这么开心。女儿的一句话却直接将他击碎。

  因为女儿小心翼翼地问道:“爸爸,我可以开心吗?”

  惊慌、后悔、痛苦......数种情绪在瞬间把吴彼掩埋了,席卷而来的,还有成长过程中积压的所有不敢表达的哀伤。

  中式教育在此刻完成了闭环。

  从小被迫戒掉情绪的他,不知不觉间,也让孩子重蹈覆辙,戴上了“情绪稳定”的假面具。

  那一句“爸爸,我可以开心吗?”让现场的嘉宾都泣不成声,大概每个人都仿佛在小女孩的身上,看到了童年里的自己。

  被“不应该”绑架的人生

  相比较国外推崇的释放天性,中国人从古至今秉承“中庸”之道,强调“克己复礼”,也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

  千百年来,我们为了“礼”,已经习惯“存天理,灭人欲”。

  为了所谓的“应该”,而抵制所有外界说的“不应该”,却忽视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我的快乐不应该表现出来,不然别人会嫉妒;

  我的哀伤不应该暴露于人前,不然别人会取笑我;

  我的胆怯不能让别人看出来,不然别人会说我不勇敢;

  我的愤怒不能发泄出来,不然别人会觉得我不成熟……

  因为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们——

  情绪太丰富是不得体的,你要学会克制自己;

  情绪外露是缺乏教养的,你要学会隐藏自己;

  情绪过多的表达是不理性的,你要学会自己处理;

  情绪过多的分享是矫情的,你要学会自己消化……

  于是,谨遵教导的你,成为了别人口中的“懂事理”、“情商高”、“好相处”的乖孩子,却也一步步地弄丢了自己。

  长大后,学习的困惑、工作的迷茫、社交的压力、感情的纠葛、家庭的琐碎……那些鞭挞在我们身上却又被要求藏起来的伤痕,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疗伤。

  你才知道,原来成年的代价,就是不声不响的消化所有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

  情绪羞耻背后,

  不敢犯错的人生

  “羞耻”一词来源于印欧语系skam一词,意为“隐藏”。

  圣经中记载,亚当和夏娃吃智慧树上的果子后,有了自我意识,发现自己全身赤裸,从此便有了羞耻感,会用无花果树的叶子遮挡自己。

  ED演讲者布莱尼·布朗教授在《你已经够好了》当中,提出她对情绪羞耻的定义:是一种相信我们自己是有缺陷、并且因此认为自己不值得被接纳的强烈感受。

  心理学家荣格将“羞耻”称为“吞噬灵魂的情感”。

  羞耻心越强的人,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更低。因为每一秒都活在别人的眼光底下,或者为了追逐别人的赞同,而努力追求完美,减少自我的失误,减少外界的批判。

  这种被“情绪羞耻”束缚手脚,限制行动的心态,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根深蒂固的心病。

  去年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和他们不敢犯错的人生》,一群“受害者”讲述了作为从小被老师、父母夸奖的好学生,他们是怎么“生病”的——

  “我是被父母老师吓大的。”

  “我习惯于尽可能压抑自己每个细小的需求。”

  “很怕爸妈说我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一旦别人给我一个指令或建议,我就要把它当成命令。”

  “因为害怕走错路,我已经内化了这套规则。”

  根据该小组制定的标准,有以下任何一条症状,都属于好学生心态受害者:

  自觉遵守老师和父母的规划,工作学习再忙也要努力完成任务;

  重视他人的正向反馈,完成任务是为了得到父母、领导和老师的夸奖;

  勤勉努力,做任何事都要最好,哪怕是游戏或休闲;

  害怕失败,尤其害怕受到上级的惩罚;

  习惯性讨好,不会拒绝老师和父母的要求,努力取悦身边每一个人。

  为什么自称「受害者」?组建该小组的创办人刘一琳解释道:“因为好学生的心态,折磨的是我们自己。”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指的并非是学霸,而是“乖孩子”。

  那些为了被夸“乖”,而把评价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的“木偶人”。

  要想成为“好学生”,只能被推着走。

  在传统教育的洗脑下,习惯性的顺从、讨好、惧怕负面评价,“好学生”的心态早已默默刻进了DNA,即便成人以后,在为人处世,工作就业中,“情绪羞耻”的心态依旧隐隐作祟。

   Nirvana.Js

  我妈从小最爱夸奖我的词就是“独立”——她不断对我说,你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还努力去实现,真的很不错;她不断对亲戚说,我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好,小学寄宿也没有哭;她说,我三年级的时候学不会自己梳头,为了不麻烦宿管老师就主动要求去剪了短头发,真的很懂事……

  我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独立,只是我非常重视妈妈对我的评价,所以不断地让自己表现得很独立、很强大,从而能够获得她的夸奖和肯定。

   ratch_jax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依次站起来大声朗读课本,我会提前数一下在我前面还有多少人,看看我要读的是哪部分,这样我就能在轮到我朗读前先练习。

  我特别害怕读错被老师批评,还有老师批评后同学的哄堂大笑。

  我想我人生的焦虑症,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上海Edgm.迷途

  昨天和人起了一点小冲突,做了很长篇的交流谈论,今天早上回看聊天记录,突然意识到自己心里是惊讶、恼火、略被冒犯的情绪,但脸上一直在无意识地笑(揉了揉脸感觉有点僵)。

  然后回想了一下过去的人生发现这是常态,在产生冲突的时候我的本能反应都是笑一笑,然后试图用温和的措辞和轻快的语调把这件事带过去,如果有恼火、恐惧之类的情绪也会表面笑笑显得很轻描淡写的样子。

  明确地表现出愤怒的情绪朝人发火对我好像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似乎是一件不够礼貌,不够让人省心,不够“好学生”的事情,我的心里一直有对冲突的强烈恐惧。

   momo

  周六早上一睁眼就10点钟了。

  我醒来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愧疚,虽然我好像也没有对不起谁,而且其实我睡得非常舒服,是这么久以来睡得最舒服的一次。可是我依然非常愧疚,因为我浪费了大好的时光,我应该八点起来就看书、或者处理未完成的工作。

  从小就被老师灌输“假期是用来弯道超车”的我,似乎再也无法真正地享受一个假期了。

  《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都说听话的孩子有糖吃,但现实却是,太懂事的孩子连吃糖,都害怕被人说“馋嘴”而不敢吃。

  没说出口的情绪,

  扎在心头的利刃

  Bilibili的UP主 浙理的小忆同学曾经发表过一期《差点被好学生心态“毁”掉》的视频,播放量高达冲到了180万,点赞量高超过10万。

  他在视频里回忆自己痛苦的小学,没日没夜都在写作业。

  熬夜写、凌晨爬起来写、没吃晚饭写、在教室里抄了整整16页,导致小臂上至今有一大片洗不掉的黑色素沉淀。

  只因为小学老师要求他们读书时做无效批注,类似“这句话写得真好”一类的废话写了一遍又一遍。他已经习惯性在答题时总想着尽可能多写一点、写满一点、字好看一点,好让老师开心。

  他自己承认——“回想起来,我小学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毫无意义,其中最大意义是为了驯服。”

  就像一头生产队的驴,为了前方挂着的胡萝卜,而马不停滴,惶惶不可终日。

  而最戳中上百万“好学生”同频共振的的是那句——

  “驱动我的,不是对知识的渴望,而是对老师,对负面评价的恐惧。”

  好孩子的“好”不是出于“应该”,而是出于恐惧。

  因为只有“懂事”,才能得到关注和爱,所以害怕因为“不懂事”而被否定,被批评。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最负面的情绪既不是铺天盖地的悲伤,也不是难以遏制的怒火,而是羞耻感。

  而真正打开羞愧感开关的,是旁观者的反应。

  例如从小我们被教导男儿有泪不轻弹,一哭就被训诫“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哭?”长大后感到悲伤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也会努力挤出强颜欢笑。只因流泪的行为是被大家定性为“不好的”、“不应该的”,所以本能地会想隐藏起来。

  当全社会都强调“情绪稳定”时,过多的情绪就是羞耻的。羞耻感就成为了规范社会行为的工具。不被允许表达,长期的自我抑制下,情绪羞耻就内化成了隐形的自我规范行为。

  在《他乡的童年》里,感泪治疗师吉田英史给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教人如何哭泣。

  拉上窗帘,关上灯,放着催泪的短片,让底下的学生,学习如何流眼泪。是的,学习哭。

  只因在日本文化里,流泪是一件羞耻的事,所以哪怕负面情绪袭来,很多人却忘了怎么哭,或者说,不敢哭。

  吉田英史想做的,就是告诉大家,哭泣并不羞耻,相反是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想哭就哭,是对情绪的接纳,对自己的爱护。

  弗洛伊德说过:“未被表达的情绪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活埋了,且有朝一日将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我们常常感慨为什么如今“空心病”的孩子越来越多,躺平、摆烂、对什么都提不起劲,甚至抑郁患者的数据连年上升。但宁愿自杀都不敢不上课的中国儿童,内心深处,连死都不怕了,却依旧恐惧老师和家长的负面评价。

  只因成长过程中,循环在耳边播放的声音都在告诉他们——“你们得好好学习”、“好好学习才有出息”、“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听话,要懂事,要配合”。却没有人告诉他们,你们可以拥有自己的感受,你们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当你感到“不舒服”我们会理解和支持你。

  所以,他们只能把这些外界的规训,变成攻击自己的利刃。习惯性的否定和质疑自己的感受,掩埋和扼杀掉自己的情绪,慢慢就变成了“空心人”。

  为了变成更符合别人标准的“自己”,许多人一辈子都活在想象的观众眼里。小时候努力当个好学生,工作后努力当个好员工,结婚后努力当个好伴侣。可能某一天觉醒,会发现,自己想象了几十年的观众,根本不存在。

  情绪自由,人生自在

  幸运的是,00后开始揭竿而起。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中发帖的成员并非只是吐槽,而是在觉醒自己一直在被PUA后,有理有据地开始进行成长复盘,自我剖析,进行自救。在表达和分享中,重新把失去的自我找回来。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原来的口号叫“你可以当一个坏小孩”,现在改成——“去他的三好学生,我给自己颁奖状!”

  这是小组简介中加粗放大的句子。

  不再困于别人的目光牢笼,不再自我苛责,不再自我压抑。接纳真实情绪的存在,允许情绪自然地流淌,勇敢面对外界的质疑。

  不再当“受害者”,而是做“自由人”。

  正如心灵作家张德芬的名言:“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外界的一切都是自己心理的投射,只有你可以定义你的人生。

  最后,用一个小学生写的诗《勇气》来结尾吧——

  “你可以的,

  人们对我说。

  要有勇气,

  人们对我说。

  所以我

  鼓起了勇气,

  鼓起勇气,

  对他们说——

  我不行。”

  希望,你也拥有这一份勇气。

  做自己人生的主演,更是导演。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