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该对校园霸凌动手了
发表于2019-03-14 15:59:14
摘要: 原标题: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该对校园霸凌动手了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暴露了各方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的漏洞,引起了社会重度关注。解决校园霸

  原标题: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该对校园霸凌动手了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暴露了各方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的漏洞,引起了社会重度关注。解决校园霸凌问题关乎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刻不容缓。

  今年召开的两会,青少年健康成长话题备受关注,所以我们将跟大家讨论,这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的成因以及对大家的一些建议。

  关于校园霸凌的新闻,可谓是屡见不鲜,几乎每隔两三天,各大新闻都能出现相关事件的报道,比如说:

  1月3日微博网友爆料,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一名初一女生刘某姿在上个月底,不到十天的时间内,遭到7名同学的多次殴打。家长赶到学校后才知道,在学校寄宿的孩子因为和寝室一女生发生矛盾,便被寝室7个女生合伙儿欺凌。

  而就在上个月,河北沧州,任丘长丰中学14岁小曹被同学要求自扇耳光、向同学喊爸爸、被烟头烫伤,并被殴打致鼓膜穿孔。

640.jpg

  .......

  日趋严重的校园霸凌案件不仅存在于我们国家,其他国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甚至严重到将其拍成了纪录片和电影作品。

  日本有一个纪录片,叫《日本校园欺凌暴力事件》,讲了一个初三男孩被霸凌至死的真实案件。

  在学校里,这个同学一直遭受同学的霸凌,被其他同学变着花样整,甚至把他骗到偏僻的地方羞辱他,他向其他人求救也被视而不见,渐渐地,这个男主人公开始抑郁,最终于2010年6月7日在自家的厕所里,自杀身亡。

  是时候对校园霸凌动手了。我们也通过今天的这篇文章,总结了校园霸凌的成因到解决方案,非常值得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校园霸凌出现的根本原因

  什么样的行为算是霸凌?同学间偶尔出现争执和打闹并不能算作“霸凌”,所以也要注意避免对某些比较顽皮的孩子贴标签,用有色眼光去定义一般的冲突事件。

  霸凌反映的是人性的灰暗和邪恶,校园霸凌出现,根本原因是孩子不理解什么是“恶”。

  在《孩子与恶》一书中,作者特别将“霸凌”独立出来讨论,他认为“孩子有关‘恶的体验’学习严重不足,无法从其他手足或同学间了解该有的限度,大人监视的目光须臾不离,很多孩子被当成所谓的好孩子来养育,被迁入固定的规格里。面对内心不断涌出的力量无法分辨,便失去分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这种事,停不下来。”

  这些“恶”在团体生活里的展现,很可能就是开玩笑、恶作剧、口舌之争、吵架甚至是比较严重的冲突。这些“恶”当然有可能演变成霸凌事件,但在尚未演变成霸凌的过程里,正是孩子需要大人协助之处。

  若我们只想一味“消除”霸凌而畏惧任何冲突,那么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与这世界拿捏距离的机会,最终导致霸凌地下化,或是转型为各类的隐性霸凌。

  想确认事件是否已构成“霸凌”,并非依赖当事人的“感觉”或“主观”判断,若事件符合以下其一、两项指标,那么就应当朝霸凌事件方向处理:

  权力是否平衡?观察重点在于两方是否为势均力敌的态势,也就是说双方能随时调换角色、你来我往,即使有一方吵输或打输,若权力没有相差太多,那么就不是霸凌。

  是否蓄意伤害?不论是精神上或肉体上,一方受到伤害时另一方会觉得快乐。有进一步的威胁?双方都知道有可能再度重复发生。

  是否产生恐怖气氛?若重复行为不断发生且没被遏止,就会在受害者心中产生恐惧与压力,并可能因此受到威胁和控制。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