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左手输液,右手作业?”家长称正常现象...中国孩子为啥这么卷?
最近,一张医院儿科人满为患,孩子们“边输液边做题”的图片引发巨大争议。
图源 | 特别关注
不少网友直呼“难以理解”,市教委更是接连发声,提出一切应以孩子身体为重。
然而,面对教育内卷,很多家长始终不敢轻易放松。毕竟,感冒发烧动辄一周,脱离课堂这么久,如果连作业都不写,就怕跟不上学习节奏......
图源 | 家长留言
为何“双减”政策不断推进,孩子们仍旧无法放松?该如何调整,才能真正缓解教育焦虑?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究竟有多严重?
11月23日,以梁建章、任泽平、黄文政、何亚福为专家团队的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发布了《中国教育内卷报告2023版》,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回应和建议。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双减”之下,负担更重?
揭开教育残酷真相!
报告指出,近年来,教育减负文件出台越来越多,但教育负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
在梁建章等人看来,“双减”政策只是打击供给,只要还有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只要有中高考存在,课外培训始终是刚需。
图源 | 微博截图
家庭教育支出和发达国家相当
如今家庭养育孩子的成本有多高呢?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发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的数据显示,孩子的养育成本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接近50%,而其中教育支出占养育成本比例达34%。
并且,从家庭教育相对支出比来看,大部分家庭支出水平在中等及以下的家庭,将更高比例的家庭支出用于子女教育。也就是说,普通家庭最舍得给孩子在教育上花钱,期待通过教育改变孩子命运。
根据汇丰银行教育报告,虽然中国人均收入不到发达国家的1/3,但中国父母对于子女教育的支出已经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个水平。
图源 | 育娲人口研究
40.7%学生每周学习时间超60小时
报告显示,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根据PISA 2018的数据,参赛国家学生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为44小时,而中国大陆学生每周学习时间达到57小时。
图源 | 育娲人口研究
不管考生如何努力,仅50%能进高中
报告指出,学生们有2年时间用于复习,以及“应付”中考和高考。
然而从结果来看,尽管不同地区和年份的普通高中录取率会有所不同,但这一比例在全国整体一直保持在大约50%。换句话说,不管考生如何努力,一半初中毕业生注定要进入职业学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家长和学生不得不为备战中考而补课。有些地方在更早的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开始考试分层......极大加剧了教育内卷。
93%父母给孩子报课
从2010年到2018年的这近十年时间里,小学生家长每周辅导作业的时长从3.67个小时,增加到了5.88个小时;初中生家长则是从每周1.56个小时增加到3.03个小时。
图源 | 育娲人口研究
家长为了使孩子在中考和高考中能考上好的学校,从小学到高中都全力以赴投入到“教育军备竞赛”之中,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也抬高了抚养孩子的成本,压抑了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
专家“硬核”建议:
取消中考、缩短学制
大学教育普及化...
那么,究竟该如何缓解教育内卷呢?报告也提出了三大对策:取消中考、缩短学制、大学教育的通识化和普及化。
然而,这些对策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近年来的两会上,很多委员都曾提出过类似的建议。
取消中考,避免过早分层
梁建章等人认为,中小学教育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现行的高考和中考制度,导致学生和家长都以应试为导向,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梁建章认为学习时长与生育率成反比,中国正面临着独特的人口挑战
因此,可以通过就近抽签入学、教师轮换等方法,推动高中教育资源均等化,让所有愿意读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读高中。
然而就有网友表示:许多初中生初中课已经不及格了,让他去读高中课怎么能读懂?不是浪费青春,浪费国家资源?
图源 | 网友评论
更何况,让每位学生都上高中,又需要建设多少所新学校才能完全容纳?还需要投入多少师资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这些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缩短学制、提高教育效率
报告指出,互联网时代下,学生不必死记硬背很多知识点,缩短学制可行性很高。当基础教育提速2年后,大部分人就能在20岁左右大学毕业,更早地走上社会,也有更多的时间成家立业,有利于生育率的提升。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
“缩短学制的建议,是基于当前基础教育存在应试倾向而提出的。然而,缩短学制,把国际通行的12年基础教育学制压缩为10年,赶进度进行提前教育不说,更为严重的是,此举还将导致更加重视知识教育,而边缘化其他教育,会严重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受应试倾向影响,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超前教育。”
图源 | 摄图网
大学教育通识化、普及化
梁建章等人认为,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通才,才能适应社会和技术的新变化,然而,现在的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甚至某些本科专业的教育都是不够的。
他们建议普及大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接受大量通识课程的学习,助力本科教育去 化,从而解决高考内卷的问题。
其实这几年,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已经开始引入各类通识、科创课程内容,但效果如何呢?
在第六届IEIC大会上,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夏雪梅博士曾表示:相比于国际上的课程项目设计,(我们)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归根结底,大学教育的通识化和普及化,并不是简简单单在学校里增加一门课程那么简单,它不仅需要学校的创新实践,更需要企业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协作推进。
爱因斯坦曾说,在产生问题的层面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教育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密切相关,更有甚者,许多问题并非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综合因素叠加产生的效应。
当985硕士生因为第一学历普通被企业拒绝、当公务员学历不断攀升、当北大清华毕业生卷向银行“柜员”......又怎能不让学生、家长焦虑呢?
不内卷,可行吗?
其实,想要逃离“内卷”,除了政策,根源还在于家长。
当家长们能够不被社会性的焦虑裹挟,以一种开放、自由、尊重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或许内卷自然而然就能消弭。
图源 | 小红书
然而,有家长可能就问了:自由生长的孩子,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吗?
此前我们就分享过作家池莉的“反内卷”育儿经历,在她看来,“快乐是生命的本能需要,它与学习知识并不冲突。”
相关资讯:第一代“反内卷先锋”:我溺爱了33年的孩子,现在长成了这样…
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探索“佛系”育儿道路,选择放手、躺平,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和发展空间。
当然,这种“佛系”并不意味着彻底放任,而是在和孩子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不断引导孩子向上生长。
来自北京的天慧妈妈就因为感觉学校教育“一天到晚除了做题就是做题”,在和女儿充分沟通后,直接选择了“在家教育”的模式。
在家上学的每一天,天慧基本都是这样过的:
早上7点多起来,7点半一家人围在一起读书,8点吃早餐;
上午学一些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等,在家自学或者是外出去上课;
下午1、2点回来,练钢琴到5、6点,然后吃晚饭休息。
图源 | 公众号截图
刚开始的天慧还不太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反而找回了学习的动力,能学到东西的事,都主动去做。
即使没有外界的要求与压力,天慧也凭借着兴趣,坚持练习钢琴,甚至还去了山区支教,为孩子们带去音乐的启蒙。
如今,天慧已经成功拿到了国外大学的offer,她选择GAP一年,想更深地探索自己的兴趣,谨慎选择未来的道路。
当然,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方法未必适用于每个家庭。但我们从中获得的启发却是通用的:
内卷时代下,我们在注重孩子分数的同时,别让孩子丢失了学习中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孩子唯有在学习中汲取到进步的快乐和幸福,学习才能成为一件持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