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中产家庭远赴北欧:人到中年选择半路出国 这个决定值吗?
2021年初,丁丁爸爸为了追求学术梦想和人生梦想,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来了个急停转弯:
放弃了10年美企和5年高科技初创公司联合创始人的经历,来到丹麦小城攻读机械工程博士;
我也本着无知者无畏的冲劲儿,毅然离开了奋斗了十多年的在华德企,追随孩子爸爸一起登陆欧罗巴。
幸运的是,我远程找到一份在丹麦契合度很高的职位,从有父母支持的北京职场妈妈,变成了小家庭独自带娃奋斗在丹麦。
当时丁丁7岁半,就读于北京一所国际化学校,没有虎爸狼妈的鞭策,英语只能听得懂一二,中文也只识得很少的字。爱运动、性格羞涩,懵懵懂懂中就迁移到另外一个遥远的国家。
这篇文章是我对这两年生活,特别孩子在丹麦学校的经历与国内教育不同的观察和反思。希望分享给有缘人,特别是对北欧,或者对丹麦感兴趣的爸妈们。
世界之大,如此不同
转眼间来丹麦两年多了,我们全家刚回国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暑假,更加感受到这两个国家的不同:
中国生活便利、资源丰富、娱乐繁多,外卖快递满街窜梭,累了可以去按个摩足个疗,随时约三五个亲朋好友去馆子搓一顿;
而丹麦自然环境优越、资源种类单一、生活上都得亲历亲为:如果想找个帮忙保洁的阿姨或者搬家修东西的师傅,即使可以找到,价格也一定是令人咂舌;请客吃饭也是在家从原材料做起,大半天就“淹没“在厨房里……
随处可见寂静、了无人烟的海边 宁静却没有烟火气
我问丁丁:中国和丹麦你更喜欢哪里?
她说:这两个国家要是平衡一下就最好了。
是啊,这也是我的答案。
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物资资源、生活还是社交、工作还是教育,两年间我感受到了这两个国家的很多不同,不能用谁更好来简单概括。
在种种不同中,教育是引起我思考最多的,这也是不少“人到中年、半路出国”的父母考虑最多的因素。
出国前,我虽然十多年前有几年欧洲留学的经历,但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和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上升期都在中国渡过,我和丁丁爸对丹麦的基础教育是一窍不通。
来到丹麦后,对于如何在两人都要工作、没有老人帮衬的情况下给她准备一日三餐、带她窜梭各种课外班、安排她大量的课余时间,如何与其他孩子和家长建立社交,如何让她在拥有国际视野的同时,还能保持有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们经历各种适应和摸索,也算是有了自己一点点的体会。
孩子的中文变成难题
却意外建立了英文母语体系
从最初有出国的打算到开始行动,再到登陆丹麦也不过短短半年。
由于丹麦的公立学校是丹麦语教学,国际学校是英语教学,我们暂时还没有做好在丹麦长居的打算,所以选择了国际学校。
丹麦国际学校的费用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每月3000-4000元,来丹麦的第二周就是开学周,开学前一天,我们带丁丁参观学校,见了班主任老师,来自美国的班主任很亲切的介绍了注意事项和要准备的东西。
那时,丁丁性格慢热羞涩,虽然在国内上了一年的半英语环境的国际学校,但对孩子的英语表达我们还是很担心的。好在班上有两个中国孩子,帮助她翻译和适应了一段时间。
丹麦学校的课程设计跟国内的国际学校课程很接近,些许打消了我的不安和焦虑。丁丁除了一样的不爱主动说话和交流,并没有表现出不想上学的情绪,我也安心了很多。
开学第一天放学后,我去接丁丁,一路上她很开心的跑跳着,给我讲学校的同学、老师和跟中国学校上的课很像,我悬着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了。
对于刚从中国过来的孩子来说,语言始终是第一需要攻克的难关,丹麦国际学校的课程都是英语教学,授课老师也是来自英语母语国家。
由于我工作太忙和疏忽,没有在7岁半之前让孩子学会中文独立阅读,现在来看,这对丁丁中文的培养难上加难,但侥幸的是,却帮助了她在8岁之前用英语建立起类似母语的语言体系。
1. 半年时间,英文交流无障碍
除了班上中国小朋友的帮助,学校还给几个英语基础不好的孩子提供了每天一节的额外英语课程。
丁丁很喜欢上英语辅助课,疫情期间她上网课的时候我旁听过,惊奇的是,平时话很少的她在课上非常健谈。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教这个课的老师很好,聊的话题都是她感兴趣的。
丁丁也没有因为英语水平的局限而自卑,她告诉我,她能说多少就说多少。
同班的两个中国小朋友在家跟父母说中文,小朋友互相之间用英文交流,第一个学期他们还跟丁丁说中文,到了第二个学期,三个小朋友一起说英文了。孩子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语言的进步也很明显。
另一个可以显著提高英语的方法是看视频,丁丁平时喜欢玩游戏,她看了很多英文游戏解说,沉浸式的英语环境,又是她感兴趣的内容,自然就很容易专注和吸收。
半年时间,丁丁的英文日常交流已经完全无障碍了。接下来,她需要提高的是英语的阅读能力。
2.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发现,来自中国的孩子数学都很厉害,往往错误都源于无法理解英文描述的题目内容。而英文阅读,丁丁是明显落后于其他孩子的。
丹麦教育最重视的是阅读能力。学校的图书馆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国际学校的图书存量,但有很好的鼓励阅读机制:每周一孩子们去图书馆借书,下周一还旧书,借新书,每周都有新书读,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作业就是每周读两本书。
丁丁二年级的时候,英文仅限单词学习,三年级老师要求造句,现在四年级老师会让用指定的几个单词写一个故事或者画一幅漫画,五年级会用半年的时间做一个大型项目展示,厚积薄发的基础正是靠这些读过的书。
作业:用指定的几个词创作一个漫画故事
从一开始只看图片,到有趣的校园漫画和儿童故事,直到三年级下半学期(来丹麦两年后),丁丁才养成了英语阅读的习惯,虽然目前还没有扩展到科普历史类,但是她只要保持阅读的习惯就是很大的进步。
通过阅读的输入,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探索,老师认为探索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更总要——这也是我认为中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往往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提高了规范化,却局限了思维。如今在外企工作多年,我也在反思,为什么中国人普遍缺少创造性思维,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太听话”,认同并且想快速找到那个 的答案,少了讨论、思考、争吵和“迂回”的探索。
不同的是,丹麦老师更多鼓励有趣、天马行空、发散的思维;中国老师喜欢的是有寓意、有层次、有深度。一个看重宽度、一个看重深度,也正如我们的文化差异: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
3. 绕不开的当地语言
丹麦的国际学校也提供每天一节的丹麦语课,根据孩子的水平分不同等级。但是国际学校是英语环境,孩子们在丹麦语课上学习的程度有限。
丹麦的本科教育大多是丹麦语教学,如果想在丹麦上大学,就必须学好丹麦语。国际学校的学生来来往往,很多转去纯丹麦语的公立学校,也是为上丹麦的大学做准备。
两年来,丁丁的丹麦语水平没有什么提高,虽然用英语在丹麦生活完全没问题,但不会丹麦语就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国家,只是生活在国际学校这个小圈子里。
这也是未来我们全家的功课:如果决定在丹麦生活,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过丹麦语的关。
4. 中文学习全靠家长坚持
另外,学校还开设母语课,两周一次,招集家长作为志愿者,丁丁爸做了两年中文母语课的志愿者。
与其说是学中文,倒不如说是让学校里的中国孩子聚集在一个教室里,互相说说中文。
大部分在海外的中国孩子用中文交流没问题,但是读和写基本就完全不行了,完全需要家长自己去下功夫和坚持。
作为一个被中国文化深深影响的妈妈,不希望中国文化中止在我这一代。即使在丹麦,我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丁丁的中文学习。
丁丁有国内上一年级的基础,第一年我就用小学语文课本带她学,后来发现内容枯燥、进度艰难,教她写的字因为没有环境和运用场景,转眼就不会了。不认识的字很多,阅读更是难上加难。
前段时间暑假回国,有幸找到一位儿童阅读推广者,她用独特生动的方式引领丁丁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带她泡茶品茶,随之穿插着一些绘本阅读和写作。目前我们仍然继续着一周一次的网络课程,丁丁的中文表达阅读和写作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无论是中文阅读还是英文阅读,作为家长,首先我们要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开始深入浅出的引导,其次就是坚持和培养阅读的习惯,亲子共读和寻找一些专业老师的引导也是很不错的方式。
中英文《玛蒂尔达》,
丁丁目前只能独立阅读英文,中文还需要我辅助阅读
对于所有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孩子来说,同时保持英文和中文的阅读一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有愿力在,她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给她带来的认知升维,帮助她更好的理解中西方不同,在不同中探索自己的路。
学校生活:一直在探索
在丹麦,学校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力、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丁丁从二年级一来丹麦就开始学着做PPT和海报,围绕教学的主题,演讲自己做的项目。
丁丁第一个项目“作品” – 保护环境(左)
家庭作业:找一个立方体或者长方体的盒子,跟老师和家长一起互动(右)
孩子们最喜欢的体育课,还穿插着讲“领导力”
学校定期举办活动,来展示孩子们的“创作成果”:
孩子们穿着用旧衣服设计的时装走T台展示
学校常常组织孩子们在附近郊游,感受大自然;或是去市场买东西,感受烟火气,学习怎么花钱;除此之外,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保证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户外活动(所以防雨衣是每个丹麦孩子的标配)。
在丹麦,对于个人隐私和表达自我高度重视,注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认知的培养;而在中国则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和家族道德观念,塑造孩子规范化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角色认知。
所以,在丹麦,我看到的是个体的开放、自由和自信,哪怕是在丹麦生活的中国孩子,也更有表达自我的愿望,但是在中国长大的我们这一代人来看,自律、自控是最基本的素质。
我曾在丁丁学校“中国春节”活动中看到这一幕:
两个高年级的学生报名朗诵一首中国春节的诗,作为组委会成员,活动开始前一周我问过学校好几次诗的名字内容,方便主持人串词,结果一直无果。表演当天,轮到这两个学生上台,他们突然对老师说:没有准备好,不想表演了。就此作罢。
试想,这类的事情是绝不可能在中国的学校发生,即使有可能发生,也早已经沟通好。我不由得反思和感叹:中国人的自律自控,有时候可是自由自信的西方人可以借鉴的。
说到学校的各种活动,都是家长们做志愿者在下班和周末时间自发组织,很多节目完全没有排练好就匆匆上台了。
但是在这种“慌乱”和“自发”下,更多的发掘了孩子们天性的可爱。丁丁在国内小学一年级也参加过学校的表演活动,每次活动都要排练好几遍,并且有足够的师资来保证“毫无差错”。
丹麦学校的中国春节活动——扇子舞
课外班主打“消磨精力”
中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哪有没上过几个兴趣班的,课外班不仅填满的孩子们的课余时间,也成了家庭支出的一大开销。
丁丁在国内从四岁开始学花样滑冰,一开始也是基于她的兴趣,到后来却成了我和丁丁爸倔强的坚持:一周两到三次的一对一滑冰课,不仅路途远、时间长,而且每周1000元的费用也曾经让我们动摇过。
来丹麦之前,丁丁爸就研究好了我们在的城市哪里可以滑冰,等丁丁第一次在丹麦的冰场上冰,我们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多大的不同。
丹麦的冰场只有一到两个专业教练(可能我们这里不是哥本哈根大城市),根据孩子的水平分组训练,零基础组大概有30个孩子,基本都是冰场资深的学员作为兼职教练带着滑。
丁丁有一定的基础,在中级组,需要练习专业的动作,也都是在团体大课中缓慢进步。回想起国内的一对一课程,教练拿着小教鞭,一点点的扣动作,进步的确很迅速。
当然,丹麦的团体课的费用也是相当便宜的,一年度的课程费用跟在国内一个月的费用差不多。不过在丹麦,是决然看不到小小年龄就会做几周跳的孩子,很多十几岁的大姐姐们也只有国内普通水平。
后来也看到周围孩子们上的羽毛球、游泳、体操这些课外班,丹麦家长 的课外班,通常都是最能消耗体力的,很多家长给孩子们报课外班的初衷,就是单纯给孩子们找点事做,打发时间,消磨经历。
所以很少一对一的指定教学,都是进度缓慢的团体课。甚至有很多足球兴趣班,都是家长做兼职教练,一起踢比赛,坚持和乐趣比学到技能更重要。
这点我很认同丹麦的方式,通过这些兴趣班,只是希望孩子们保持一个爱好,丰富他们的人生,会玩会蹦,长大有机会还可以拾起来。
也有很多丹麦孩子在课外班中找到了兴趣和天赋,丁丁的滑雪教练就是其中一个。17岁的高中生,从4岁开始上雪场,高中以后就在模拟雪场(室内模拟滑雪机)教学,明年高中毕业,准备去挪威的雪场做一年教练,再回丹麦上大学。
中国孩子在小学阶段刻苦地上着兴趣班,培养专业的技能,但中学以后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大部分都放弃了。
未来会在哪里,我不想设想,更不想设限。感恩生活给了我们全家在童话之乡生活的机会,我才有了这些观察和思考。
世界在飞速变化着,无论在哪里,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家庭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只愿作为父母的我们,跟随着孩子一起看世界,一起取长补短,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