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注!北京又一高校将整体搬迁 实现“一校一址”办学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首都医科大学将整体迁往大兴区。新的校本部建成后,首都医科大学将腾退现有五个校区,实现“一校一址”办学,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时,也将推进高水平医学研究型高校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首医大,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该校办学定位为立足北京、领先全国、国际一流研究型医科大学,重点发展学科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等。目前设右安门、顺义、和平里、花乡、东四十条等五处校区。
“目前首都医科大学5个校区中4个位于中心城区,其中主校区位于丰台区南二环外。”相关负责人说,实施新校区建设,将学校位于中心城区教育科研功能全部迁出,能够更好地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
新校区落户大兴
现有校区将全部腾退。按照计划,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年底前开工,2027年完工。作为2023年市重点工程、城南行动计划重点项目,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项目已纳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也将进一步推动全市教育资源合理布局。
即将开工建设的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项目位于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北至太福路,南至新志路,西至永庆南大街,东至芦兴南大街。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室、实验实习用房、图书馆、重点实验室、实验动物用房、师生活动用房、学生宿舍、食堂等。
“新校区以师生为中心、教学为核心,由内向外分为公共核心区、科研和教学区、师生生活区三个圈层,聚焦教研结合、强化师生互动、突出学科融合。”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公共核心区由师生活动中心、图书馆及中心绿地组成;科研和教学区由科研楼、教学楼和动物实验楼组成;师生生活区由学生宿舍、食堂和体育设施组成。
首都医科大学项目规划功能分区图
根据方案,新校区功能集约,优化校园平面布局,统筹利用各建筑楼前、建筑围合场地,丰富体育运动场地,满足师生体育活动需要。
同时,首都医科大学承载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将辐射带动周边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新校区将与生物医药基地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深入合作,推动教育、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这之前,2022年7月26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疏解整治促提升”,服务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的重大举措,将学校整体搬迁至沙河区,彻底改变多校区分散办学带来的优质资源稀缺、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另外,近十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及疏解非首都功能背景下,北京市持续优化高校在京内的布局,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高校向郊区疏解,包括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陆续在怀柔区、昌平区、房山区等地开辟全新的办学空间。
如今,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项目设计方案公示,将把医学部七成学生迁到怀柔;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相继启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正式搬迁昌平校区;北大的昌平新校区,也已迎来首批计算机学院的师生,是“北大新工科”战略的重要进展;北航沙河校区已有9个学院整建制入驻,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院也将整建制搬迁至沙河校区……
越来越多的在京高校,不断加快着自己“离开”市中心的进程。这一举措不仅为京郊大地增添了生机活力,改善了师生们学习和生活环境,也为学校自身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