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校长称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研究 一席话扯下博士生的“遮羞布”
发表于2022-11-29 15:49:28
摘要: 原标题:上财校长称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研究 一席话扯下博士生的遮羞布 很多人觉得博士生属于稀有人才,必然是被学校以及工作单位捧在手心里的,薪

  原标题:上财校长称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研究 一席话扯下博士生的“遮羞布” 

  很多人觉得博士生属于“稀有人才”,必然是被学校以及工作单位捧在手心里的,薪资福利待遇自然是最好的,所以很多学生都向往自己能够登上学术的高峰,站在精英人才的队伍中。

  但是博士生的光环太耀眼,以致于掩盖了他们背后的艰辛,先不论培养的周期比较长,不是一般家庭能够坚持下来的,就算毕了业之后,走入科研岗位后,薪资福利待遇也远没有人们印象里的那么好,这一点上财校长更是直言不讳,一席话直接扯下了博士生的“遮羞布”。

  “像乞丐一样做研究”,上财校长的话很难听,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提到博士生,肯定有很多人觉得他们是“拿工资学习”的人,每个月的补助就够他们的开销了,所以他们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经济负担。

  但现实并非如此,上财刘校长就在一场经济学家论坛上直言不讳,他表示“我国40万博士生,他们正在像乞丐一样地研究和工作。希望能够增加博士生的收入,让他们达到月入过万,也能让他们安心做研究。”

  这样一句不怎么好听的话,却真真实实地揭示了博士生的现状,与“博士生”光环不相匹配的就是他们的收入,在人们印象里拿高薪的博士生,现实生活中却过得捉襟见肘。

  在读博期间学生确实是有补助的,但是大部分高校的补贴是在1000-1500元之间,而科研项目的补贴就不确定了,这要看导师的能力以及项目获批的基金,从500-3000元不等。

  除了每月的补贴之外,还会有一年1-2次的奖金评选,但是这也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还有就是发表高质量论文会获得一些补助,但这两点都需要学生有极强的能力,否则也是拿不到的。

  所以综合算下来,一名博士生在校期间的月收入也就3000多元,还需要肩负着很多的科研任务,明明是教育塔尖上的人才,收入却如此少,可不就是像打发乞丐一样吗?

  本身读博的成长周期就比较长,很多学生都是拖家带口地读博,每个月拿着这样低的收入,很多人都负担不起家庭开支,还得想办法解决温饱问题,那谁还有心思去做研究呢?

  另外看着那些明星艺人日进斗金,反而是科研人员收入很低,这样的心理落差也让人不悦,所以才会有了提升博士生以及科研人员待遇的呼声。

  培养一名博士不容易,理应得到更好的待遇,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虽说现在大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但博士生依然是凤毛麟角的,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并不容易,所以对于学校和家庭来说,能培养出一名能力强劲的博士生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事情。

  而且除非是某些“水博”,否则大部分博士生都成为了该行业的高端人才,他们的学识与能力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也正是因为这些高端人才的加入,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给予他们更好的待遇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现在也有很多地区和企业,看到了高学历者背后的潜能,制定了各种“人才引进”计划,帮助他们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但是读博期间的学生却依然要经历磋磨,他们只能咬牙坚持到毕业,这样才能有机会收回“成本”。

  人才流失的话题我们一提再提,不就是为了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吗?给予博士生更好的待遇,帮助他们度过艰难期,否则很多人因为经济压力太大而半途而废岂不是太可惜了?留住人才说的不仅是毕业后就业的待遇,读博期间的学生也应该得到重视。

  提高博士生的待遇,不是光靠嘴说的,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其实在博士生待遇问题上面,学校也是想尽办法为学生争取最大的福利,但只靠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学校想给学生更多的补贴,但奈何有心无力。

  所以提高博士生的待遇,不能只将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比如教育部门提高对博士生的补贴政策,地方和学校也可以在补贴方面多向博士生倾斜,选择一个适中的补贴金额,保证博士生的正常生活。

  另外学校方面也要让补贴制度更加公平公正公开,让人才能够在透明的环境中成长,让学生获得他们应得的补贴,而不是层层克扣,让原本应该进入自己腰包的收入,流入那些领导、导师的口袋里,强化监督和管理制度,才能让博士生看到未来的希望。

  【笔者寄语】刘校长的一席话,听上去是不中听的,但说得却十分中肯,打开了无数博士生的“话匣子”,待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博士生心中的痛,希望刘校长的直言不讳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给予博士生应有的待遇,让他们安心做研究。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