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育终归是服务,安全是基本底线
半周前,在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简称“宣师一附小”)的校区内出现一起恶性事件,根据北京市西城区政府的通报:
嫌疑人是学校聘用的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派遣合同将于今年的1月底到期,不再续签劳务合同。学校正商劳务公司为其安排其他的岗位。嫌疑人为了发泄不满情绪,在课间手持日常工作用的手锤将多名学生打伤。受伤的20名学生分别被送到儿童医院和宣武医院,其中4名因颅骨凹陷性骨折而进行手术。
令人庆幸的是,截止到目前,所有受伤孩子的情况稳定,没有生命危险。
在这里首先仍是要谴责这种伤害孩子的最卑劣的犯罪行为,并祝愿受伤的学生都早日康复。关于类似伤害儿童的恶性事件最近几年屡有发生,我们也写过几次文章是关于如何教育孩子面对类似的危险的,而今天我们想说说学校。
出事的学校宣师一附小,在西城区,尤其是在老宣武区,据说是还不错的学校,附近的房子也一直是帝都学区房爱好者们的目标。但在整个事件爆发之后,学校方面对家长和外界的各种质询,所表现出来的回应,却真的很让人无语。
学校整体的处理态度,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粉饰太平,大事化小,推卸责任。
先是家长上传到网上的视频中显示,校方在通气会上发官威禁止摄像引发家长怒气,并将事件描述成“学校的一个工人把近20个小孩给打了,不是像大家传的那样拿刀啊什么的,没有。”
然后是在晚间的西城区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新闻发布会上,学校副校长在整场发布会上,并没有任何的致歉或者安慰,唯一说的一句话就是“犯罪嫌疑人和学校不存在任何矛盾纠纷”。而在这之前西城区区长已经说明了这个事情是因为嫌疑人的劳务派遣协议不在续约而发泄不满情绪。
之后,网上又有家长贴出截图,内容是该校一年级某班老师在家长微信群中面对关心安全和受伤孩子的家长说:“有功夫练练口算”,“那20人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在这里说这些有什么用”之类的。
为了区分发言人,我们将上文中该老师的马赛克剩最后两个字,而这似乎更有反讽的味道。我们相信包括出事学校的教职员工在内,绝大多数老师和我们一样,也都在关心这些受伤的孩子,也同样不希望类似恶性伤童事件再出现。但这半天之内连续出现的这些不协调的声音,无疑让我们每个家长都有理由质问学校。
一个好学校,一个好老师的要求不仅仅是“高升学率”这4个字那么简单。运营管理一个学校,底线是要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如果这都没做到,那还奢谈什么其他?
II
如果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来看,在上面的昨晚新闻发布会视频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细节。态度最诚恳,最懂得如何沟通的,是鞠躬致歉的西城区区长。两个医院以及公安部门的人员至少也懂得如何来跟公众沟通。而教育口的两位则基本只能打负分 —— 发言空洞只有口号,连坐姿都坐不好的北京市教委主任,外加全场只有那一句嫌疑人和学校没劳务矛盾纠纷的副校长。
这并不是这两位个人的问题,相信被学校推出来参加这种“倒霉差事”的副校长自己也很难过。这不是什么意外的情形,因为政府也好,医疗也好,公安也好,在这些年的“舆情”事件中,大多都“吃过亏”,经过这些年反反复复的各种民意爆发事件,其实已经知道一点,那就是在突发事件民情激昂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先摆出一个良好的认真并认错的态度出来。
和被医闹困扰多年的医疗行业不同,在中国教育,尤其是公办教育领域,既往遇到这方面的冲击比较少。所以在遇到事件的时候,第一反应依旧是“死不认错,大事化小”。
中国民众其实很好,很多时候我们要的无非是一个认真负责有同理心的态度,而这都不可得,就只能翻脸了。
在1年多前的红绿蓝 事件的文章中,我们有一句话让很多教育从业者留言表示不满:教育是一个服务行业。不少留言在说:我们从事的教育这么伟大,你怎么能说我们是服务行业。
先不管这种歧视服务行业的思想为什么会说的这么理直气壮。我国将产业分为三类:第一产业是农林牧渔,第二产业是工业生产制造,剩下的就是俗称“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请问教育不是服务业,难道是种田炼钢吗?
第三产业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中国城镇居民,所从事的就是服务业 —— 为其他人提供服务,满足民众需求。教育、医疗、行政、媒体也好,餐饮、物流也好,都只是面向不同需求的不同服务而已。
服务的关键,就是提供令被服务对象满意的服务质量,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仅仅将“为人民服务”挂在嘴边。
幼教是服务行业,所以不能仅仅以“老师不开心”为理由,拒绝提供能明显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隐患的监控。同样的学龄教育也是服务行业,所以在面临家长“保证孩子安全”这个最基本服务要求的时候,不应该有任何一个老师,任何一个学校,有权力对这种合理要求无视、回避甚至盛气凌人、推脱责任过失。
虽然现实是总有“挤破头”学校的领导觉得自己应该被家长捧着惯着,说一不二,但这并非证明他们真的高高在上,只是说明他们是个连服务都做不好的,极差的服务行业工作者而已。
III
教育是一种服务,而这种服务的底线,就是保证孩子在学校的安全。这次的恶性事件不是天灾只是人祸:在招工的时候不做认真审核,在开除的时候不做预防措施,这不是用一句“嫌疑人和校方没矛盾”就能置身事外的。
每个正常人都知道伤害弱小的孩子是无法原谅的最卑劣的犯罪行为。但对于某些犯罪分子来说,他们所想达到的就是制造骇人听闻的群体伤害事件,来实现自己报复社会的需求。
关于恶性伤童事件的防范,我们说了很多次,但更多的时候是感到无奈。比如我们之前的文章中写对于低幼的孩子来说,遇到恶性暴力事件,要做的就是跑。很多家长留言说,面对突发事件连成人可能都呆掉,孩子更是如此,因此这样的教育是没用的。
的确,孩子在遇到这类事件的时候,很可能都会蒙,但这样并不是说预先的安全教育无用,而是说明应该进行更多次的安全教育,以及用实践模拟而非纯理论的说教来强化孩子的避险能力。实现这样有效的教育,不可能仅仅靠家长在家实现,更需要以学校为主体的家校协作来完成。
对于突发安全事件,包括火灾、地震等天灾的安全教育和演习,不少小学都有常规的开展,但是对于人祸型的暴力事件该如何应对,同样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
上海世外小学事件刚刚过去不久,北京宣师一附小又出事。每次恶性伤童的暴力事件都有其偶然的突发特征,但类似反社会暴力事件的特征就是:1,具有传染性;2,在经济放缓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学校或者教育、安全主管部门,都不能放松警惕了。
只是文章开始截图中那位老师的想法其实很真实,也很普遍。对于学校和老师,甚至很多家长,所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班级的升学率,这是KPI考核,也是吸引生源的方式。期末考多少分,远比学校有20个孩子被暴徒打伤要重要。
这其实也是双向选择的结果。用户在乎什么,服务业就会优先提供什么。如果大多数家长只看重学校的“教学水平”,那我们的学校就会只追求考分高低,不会意识到安全才是底线。
如果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在乎成绩之外的东西,比如安全,那么在择校的时候用脚投票,可能是我们改变教育行业最好也是唯一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