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八成大学生存在“社恐”困扰,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力?
近日,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大学生展开了一份关于“社交恐惧”的问卷调查,在回收到的4854份有效问卷中,有80.2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6.90%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0.6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被医学上确诊为社交恐惧症。
社恐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大心理问题,演讲发言时紧张发抖,聚会聊天时坐立难安,最怕被点名,甚至接电话也要做好心理建设。在中国青年报的案例中,不少成年人表示,即使是轻微“社恐”,有时候也会影响到学习、工作、生活。而他们的社恐,很多都和儿时的社交经历有关系。
为此,“成长的可能”编辑团队联系到了中科启元儿童发展中心的特约心理咨询师张璇,在儿童社交能力培养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她,如何看待“社恐”问题?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社交能力?家长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从小为孩子的社交能力打好基础?本文将以口述的形式呈现张璇对于儿童社交的观点和思考。
受访人:张璇,中科启元儿童发展中心特约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跟随美国游戏治疗协会前任主席Heidi Gerard Kaduson博士完成儿童与青少年游戏的治疗的学习,并接受其督导。具有丰富的咨询经验,时数超过3000小时,贵州卫视《育儿大师》特约心理专家,幼儿情商绘本《白白兔的幸福故事》故事作者及配套课程研发者。
#1
成人“社恐”是心理疾病吗?
“社恐”大多发生在特定场景中,关键词是“恐惧”,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这部分人会感到害怕、焦虑。现在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表现,比如去餐厅吃饭,就喜欢找一个角落,在当众演讲的环境或一堆人聚在一起聊天的环境中,轮到他时,会非常紧张。这些都是在社交中感到恐惧、焦虑的表现。
相关研究表明,“社恐”与成年之前的经历有一定关系,和他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交中的不愉快经历都有关系。
“社恐”大多数时候是一种心理状态,如果要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社交恐惧症”,需要一系列严格的行为表现诊断。比如,这个人不是只在单一的社交场合感到恐惧,在单位、学校、有陌生人的场合都感到焦虑,或者总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出错;其次,他的个人感受也对自己造成了很大影响,甚至影响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再者,这样的表现是否持续六个月以上,医生会有严格的诊断标准。
一般情况下,更多人常常是处在一种“社恐”的心理状态下,更喜欢独处,跟别人在一起有压力,但对个人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
人的本能是喜欢待在让自己舒服的舒适区,那么“社恐”的这部分人的舒适区相对较小,其他人能适应的环境多一点。
安全感在社交中是比较重要的因素,这是一种可控的感觉,当我们不安全、焦虑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对这件事很难预期、很难掌握,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好。当我们有安全感的时候,大脑才会发出信号,继续探索。比如,成年人去了一个新的公司、新的单位,一开始跟熟悉的地方安全感是不一样的,我们会先观察、试探。处在适应阶段,踏实、安全是基础,而后才能探索。
如果成年人的“社恐”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自己感觉很痛苦,很难接受自己这样的状态,影响到日常。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了,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和职业发展都有影响,那么,这时候就可以求助专业人士,比如正规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或者具备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
很多成年人在谈论“社恐”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童年的经历,或是经历过难以忘怀的尴尬场面,或是从小社交经历比较少,习惯了独来独往。儿童时期产生的社交障碍、社交能力缺失问题等与成年后的“社恐”有一定的相关性。
#2
儿童常见的社交问题有哪些?
儿童当中是否也会有“社恐”呢?我们在做儿童咨询的过程中,接触过一类“比较退缩”的孩子,这类孩子在见到陌生人或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时会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退缩。一个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到了陌生的地方紧张,粘着妈妈是正常的,但有些孩子已经五六岁,甚至更大,依然表现出不敢说话,紧张到发抖的状态,则是我们心理咨询时特别需要关注的。
有一些孩子,一到外面话就很少,在家里相对好一点;或是在和同伴交往时,虽然想跟别人一起玩,但是他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想玩什么;或者无法拒绝别人;有些孩子在老师提问时,知道答案但是不敢说。这些都是在社交中感受到恐惧、压力的表现。
过去,很多家长把这一类孩子归类为:文静。对于孩子的社交问题关注的不够多。在我接触的家长中,家长反而更容易关注此类孩子的另一个极端反面——就是在学校比较外放、调皮捣蛋被投诉的孩子。但是随着家长越来越重视,也通过自己的经历越来越知道社交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现在的家长会更多有意识地带着孩子进行一些社交活动,带他去上各种形式的集体课。
家长对于孩子的“社交恐惧”,第一反应都是焦虑。认为孩子怎么喜欢退缩?大大方方的不行吗?知道的答案大声说不好吗?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是不正确的方式,孩子在这种时候,大多感到比较有压力,有的孩子还会更加退缩。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比如孩子今天出去参加学校的演出,平时练的很好,但临上场前就退缩了。当孩子出现退缩的情况时,家长首先要在心里告诉自己:“我的孩子现在真的很紧张,害怕出错。”家长要理解到孩子的这个层面,因为孩子的表现是不会骗人的。
家长可以通过共情的方式对他表示理解,如果这时候引导孩子还是比较难,那么家长也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这件事。但是我们可以陪着他去旁边看一看,让他感觉到这种社交场合是安全的。可能孩子通过观察其他孩子是怎样的,就能感受到安全感,同时,他会觉得:“爸爸妈妈也是理解我支持我的。”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接纳,了解他的需求,给予支持。越是表现退缩的孩子,越需要在事到临头的时候放缓步子,慢一点再慢一点。这很难做到,也是需要家长刻意练习的部分。
#3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社交关键词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产生了,社会交往需要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刚出生时,孩子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他需要父母的照顾。这时,他关注的是主要照顾人。孩子最亲密的抚养人,通常是妈妈,这是孩子第一个学会去交往的人。
孩子慢慢长到6个月左右,带他出门,他开始意识到了陌生人和自己人的差别,会怕生。这时他需要学习陌生人的交往。
等他能走了,和其他小朋友虽然在一起,但各玩各的,不太交流,这是一个平行交往的阶段。再往后,虽然开始一起玩了,但是彼此之间没有合作,大多是互相模仿,比如看到别人在滑滑梯,就学他一起玩。
上了幼儿园以后,学习的是合作,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想共同搭一个积木的火车站。在交流想法的过程中,有合作、有摩擦,需要学着去处理。
到了更高年级,成人能给的支持就更少了,在学校里都需要自己交往。
作为父母来说,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任务。
三岁之前,家长需要给他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尤其是在孩子一岁之前,家长对于他的需求需要及时回应,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体验到:“我特别重要,我有什么需求,有人能回应我。”这样孩子能对外在世界感受到信任。
两岁之后,要继续巩固依恋关系。同时,在家里面,要给孩子设立一定的规则,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挑战大人,不断测试大人的底线。比如孩子吃过一次糖,就会不断要糖,大人需要教会他:什么时候能吃、吃完需要刷牙等规则。因为孩子以后在社交中是有规则的社交,孩子要在这个阶段学会如何有规则地和别人交流。
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尽可能多带孩子出去,去一些有社交场景的环境,带孩子和陌生人有交流、沟通,孩子会看在眼里。有可能的话,提供一些同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
如果这些基础打得比较好了,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到学龄前的阶段,社交是会比较顺利的。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有很多同伴交往的机会和与成人交往的机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此时的角色就是后盾,作为他的支持者,和他一伙儿的。
尤其是对于容易退缩的孩子来说,有些孩子好像很容易被人欺负,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玩具被人抢了,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孩子会来求助,这时家长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有些家长这时候比较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去帮忙,该怎么帮,有时候也希望孩子能自己解决。这时候要看情况,如果孩子真的很需要帮助,家长要及时给他示范。
孩子是比较敏感的,很容易感受到压力。很多孩子的社恐是在社交当中怕自己做不好,家长要慢慢地接纳孩子,帮助孩子。如果孩子不敢,就要陪着他一起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到入学之后,虽然有了学习的任务和压力,但是家长仍然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和同伴玩的时间。首先,社交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孩子需要这样的机会去练习。另一方面,孩子在和小伙伴玩的过程中,会释放很多压力和压抑的情绪。孩子情绪好了,孩子写作业、学习的效率都会高。
到了中学以后,孩子会格外重视伙伴。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更在意伙伴的评价,对于大人的话,不一定愿意听了。此时,孩子很想当大人,希望自己可以决策。父母的角色则需要往后退一步,在旁观的角度,在大致安全和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要给孩子一些体验,给他们自己交朋友的机会。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跟家长学的,家长如何把握度呢?很多家长会问:“我什么时候该给他设限?我什么时候该满足他?”一般有这样的三个原则,第一,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第二,不故意破坏其他物品、材料、设施;第三,家庭以外是否适用。
建议家长想一想,孩子的要求如果放在家庭以外的环境,能不能得到满足?会不会对别人有不好的影响?因为孩子大部分的社交都是在家庭以外的。为了让孩子生活更幸福,更受欢迎,在社会上更舒适,家长要考量他的要求会不会给他带来麻烦。
规则是很重要的,家长有时候可以向孩子表达;“妈妈不喜欢你的这个行为。你的这个行为会让我很生气。”这样会让孩子看到我们的态度,我们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去学会用这样的方式跟我们相处的,是可以相互尊重的。同时,也要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总结一下,在家庭当中,我们当然是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同时是要有限制的,爱和限制是天平,天平的两端,合适有度,就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力;往哪边偏了,都会拖孩子后腿的。
#4
如何帮助孩子融入集体生活?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城市中,最常接触的是家人和电子设备,和其他孩子的交往机会没有以前多,首先是物理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孩子可能住在院子里、平房里,很少有高楼大厦,孩子也更自由,相互之间很熟悉,孩子联系交往的机会也更多。现在的孩子则缺少这样的机会。
除此之外,孩子很早接触电子设备,如果适度,是可以的,如果孩子大部分的生活有互动,和外界的伙伴有联系,或者他在玩游戏时会跟家人讨论,跟小伙伴有共同话题,这样也不是坏事,毕竟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交往形式。
但是,如果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和电子设备交流,那么孩子慢慢地就有可能对真实的社交场景很陌生。我们在心理咨询时会遇到一些孩子,其实是很健谈的,但是他一开口就要跟你讨论玩游戏。如果你请他跟你一起玩真实的游戏,他会把电脑游戏搬出来和你聊,现实中,他很难通过这样的方式跟人产生互动,在学校里就会比较独孤。
所以很多孩子在疫情后,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很多研究表明,孩子如果比较愿意上学,他一定是在学校的人际关系、适应性很好的,这是有很大关联的。
那么这种社交隔离问题会不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引发抑郁症呢?
疫情后的厌学、社交隔离问题会是心理问题的风险因素,但不是因果关系。
如果这些孩子在疫情后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和别人相处困难,导致厌学、拒学,则需要加以关注了。其实,大部分正常发展的孩子,都是需要社交的。厌学、拒学的孩子有很强的孤独感,有时想跟别人交往却无从下手,就容易产生很强的挫败感,这会是抑郁症的风险因素,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
如何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呢?
首先,在心理咨询时,我们会花比较大的精力评估原因。不适应的原因有很多。
一,孩子是否是单纯缺乏社交技能?比如,见到人会笑呵呵打招呼;不总挑人家刺;能专心倾听,还能加入别人的讲话;交往时懂得公平、轮流;遇到问题后知道协商,有时候需要妥协,有时候则需要坚持;喜欢赞美别人;愿意分享;懂得发出邀请;懂得拒绝、表达自己。这是行为层面的技能。
二,孩子是否在某一时刻遇到了一些特别大的事情,让他的情绪受到波动。比如大人也会因为突发的吵架而在单位工作时受到影响。
三,是否是家庭中一贯的家庭关系、教育方式影响了孩子?比如,孩子对什么事都没兴趣。
四,还有一些孩子难以融入集体,是和发育有关的。比如发育迟缓、自闭症、多动症等,甚至有些孩子智商是高水平的,但是因为生理问题,导致难以融入。
针对缺乏社交技能的孩子,家长有哪些可以做的呢?
前面谈到社恐,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确实有很多成年人在社交中也会有焦虑、退缩的情况。
当家长发现孩子遇到社交困难时,第一,要考虑孩子的气质特点,有的孩子就是比较谨慎。看看孩子的家庭环境和遗传性,要考虑到父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家长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先成为那样的人。
如果孩子到一个地方感到紧张,那么家长平时带他去玩的时候,可以主动先跟其他家长聊天,让孩子看到这个过程,孩子会知道,这个环境是安全的。除此之外,父母和朋友聚会、谈心聊天,也会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如果家长和朋友起了争执,是怎么处理的?这些做法都是示范。
第二,越是胆小退缩的孩子,越要接得住他的退缩。部分家长会因为孩子的退缩而感到焦虑,觉得“这有什么可害怕的”。这时候越要给他安慰、支持。这样能帮助孩子卸下负担。对于年龄更小的孩子,可以多给他解释周围的环境、人物,帮他观察。
#5
如何在社交中勇敢说“不”,学会拒绝?
针对孩子来说,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倾听孩子的话。
举个例子,孩子跟你说:“妈妈,我不想上这节课。”家长立刻反驳他,应该去上课。孩子说:“妈妈,我喜欢这件衣服。”家长又说:“男孩子怎么能穿这个颜色呢?男孩应该穿这样的风格。”孩子跟家长的交流是最多的,家长给了孩子很多“应该”,孩子慢慢学到的就是:“反正我说什么都会被反驳。”那他慢慢地都不会有意识去想:“我想怎么样。”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所以,建议家长学会倾听,在听的过程中给予肯定,比如点头、总结、重复孩子的话。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交流、协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学会形成、表达自己的想法。
针对社恐的成年人来说,可能社交是有压力的,也许是曾经在小的时候有过尴尬的社交经历,或是成长环境比较严格,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看到过非常顺畅的交流过程是怎样的。
但是,成年人要鼓励自己,要成为自己的父母。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成年人对于自己的社恐比较困扰,有很多机会想要争取,想改变自己的状态,那么,成年人就要成为自己的爸爸妈妈,鼓励自己做出改变。
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是贯穿一生发展的。
这些能力极大的影响着我们一生的成就和幸福感。这项能力的训练,只要开始,就是最好的时机,而且,是一生都需要不断练习和提高的。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们,能够蹲下来,仔细倾听,与自己的孩子、伴侣一起,营造一个温暖接纳有能量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