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说说家庭教育中的成功学鸡汤
在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功利主义盛行,庸俗成功学大行其道,这样的思维定式刻印在很多家长的脑子里,也是在所难免。
不过,我有一个疑问,就是,孩子,他是你的孩子。他不会因为学习成绩好或者不好,而改变他是不是你亲儿子的事实。但是,你是孩子的父母,却会因为孩子成绩的好或者不好,而改变你对孩子的爱,好像你不是孩子的亲生爹妈一样。
这道理其实是这样的,你的孩子,是为了他自己的人生而到来的。这个丰富的人生中,会有多姿多彩的各种经历,这些经历和体验本身,才是这个孩子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学习固然很重要,我指的是广义的学习,学习刷碗,学习理财,学习烘焙,学习户外生存,也是学习。同时需要知道,书本知识的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而体制内学校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的家长的误区,就会把孩子的成长,简化为体制内学校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唯此一件,而放弃了生活本身。然后,只有那些考试分数高的孩子的爹妈,才有资格来谈家庭教育这件事吗?
其实这会导致一个后果,因为考试分数这个标准是唯一的,同时这个标准是竞争性的,一有排名,就会导致焦虑,接着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而最坏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从此失去学习的动力。做教育很多年,我们看到的实在太多了。
很多爹妈,在起初的时候是看不见这些误区的,一定要到问题很大,无可调和,才会想到求助。但这个时候,说实话,要给到帮助,就会变得很难。童年时,你觉得家庭教育的问题只是个小问题,而到了青春期,这个小问题却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而这个时候去纠偏,就不容易了。
而生活一直要继续。我说过,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大家各安其位,完成自己那部分职责。这样的家庭,孩子也不会落后到哪里去。最终孩子的学科知识的学习会成问题的,十之八九是家长的教育不得法。不从自身找原因,满世界找秘方,那真是南辕北辙。
就我的观念而言,孩子,就应该像一个孩子那样度过,普普通通最好。普普通通的童年乃至少年,是给这个孩子最好的礼物。
有些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学霸,是明星,甚至是神童。我劝这些家长仔细想想,这些想法的深层心理根源是什么。
当然,希望孩子有出息,这本身没错。子侄辈人才辈出,这是我们做长辈的最大快乐。但这个出息,是需要有一段准备时期的,普普通通的童年,就是这个漫长的准备期,让孩子这个个体,有时间和空间,长成他自己的那个样子。
但是有爹妈急功近利,急死了,非得小学开始就成为学霸。甚至幼儿园。我想了一下,觉得这种心态,很可能是出于虚荣。正如《小舍得》里的田雨岚,鸡娃的理由很充分,一个是面子,一个是话语权。所谓面子,无非就是虚荣。但是再进一步分析一下,为什么一个成年人,竟然需要一个孩子来给自己的面子加持?这该有多么虚弱呢?这里面有多少的不自信,有多少的自卑呢?
关于神童的传说,倒是我们的传统了。刚这几天更新唐诗课,里面讲到了骆宾王,以及唐德宗朝的宰相李泌,都是神童,7岁赋诗。但这些真的只是传说,是不符合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的心理规律的。童年是一个长度单位,这意思就是说,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年纪的事,拔苗助长是不行的。千万不要让成年人内心的成功渴望,压倒儿童的成长规律。
普通而自信,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状态。无论是对于家长,还是对于孩子,都是如此。因为自信这种心态,是从你这个个体内部生长出来的。自信跟别人无关,自信是你的一种生命状态。我想,内心充盈的家长,是不需要靠孩子的所谓成功,来为自己脸上贴金的。
也不是说孩子不能上名校,上名校,实在也是很好的,我也很遗憾自己没能去哈佛,普林斯顿也成啊。但如果名校只是成为了制造焦虑的销售手段,那就需要警惕了。成功学心理鸡汤多得很,不需要你连干三碗。
我以为,孩子,就得是个孩子的样子。普通的童年,不人为拉扯的童年,是孩子至为宝贵的自由成长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的普通,最终会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拥有自我,内心充盈的个体。
这是教育的最大奥秘:一个内心充盈的个体,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上,想普通也不可得。他会发光的。因为,经由你的见识,你用高级的家庭教育,亲手释放了孩子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