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科为什么要交叉—— 兼论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当今世界,理工科的学科交叉已司空见惯,不交叉几乎已无法推进。但关于文科是不是也要交叉,人们仍有不少争论,而我的回答是:文科也要交叉,并且必须交叉。我们可以从知识发展的角度做出具体解释。
▍知识源头
我们先回到知识的源头来讨论“知识”——不仅是“文科知识”,而且是整个“知识”。
先看西方知识的源头。在西方知识源头上的三位哲人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与苏格拉底,都是具有广博知识的大学问家。
亚里士多德研究涉及的领域很多,包括逻辑学、哲学、政治学、伦理、道德、生物学、自然科学;还包括关于人体的研究,如运动、灵魂、记忆、睡眠、梦,等等。他一生写过诸多著述,几乎涵盖我们今天所说的各个学科。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也是古希腊博学多才的大学者,他最著名的著作《理想国》同样涉及我们今天所说的许多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以及关于宇宙和自然的学说,等等。柏拉图还开启了古代希腊的教育体系,他建立了第一所“学院”,是知识分子的培养地,后来西方的“研究院”(Academy)就源于此。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虽然没有留下著作,但通过柏拉图的记叙可以认识到:按我们今天的学科分类,苏格拉底是教育家,也是伦理学家,还是哲学家、法学家、修辞学家,等等。
再看中国的知识源头。中国古代知识的集大成者首推孔子,他的著作大家耳熟能详:按今天的学科分类标准,《诗》属于文学;《书》是古代文献,是孔子之前古代君王、圣人们发布的文告,包括典章制度、言论文稿等,属于行政管理;《礼》记载的是当时的行为规范、章法礼仪;《乐》是音乐、吟唱,属于艺术类;《易》讨论的是关于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的规律;《春秋》则是中国史学的起源。孔子的学问门类很全,按照今天的学科分类,孔子可以被称为思想家、伦理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美学家、经济学家等。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多相似之处——人们能想到的东西、能见到的东西、能触摸到的东西都是知识。知识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中国古代文明的另一位哲人老子,他的《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字,但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人学、自然学、军事学、养生学、辩证法等。另一位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他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学者。通观墨子的著作,会发现他所涉及的领域除了哲学外,还包括逻辑学、政治学、军事学,以及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物理学、光学、机械、工程等。
无论在古代西方还是在古代中国,知识都被视为一个整体。在知识的源头上,学科分类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