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期待教材“循环利用时代”快速到来
卖了一麻袋的旧书,最后只买得起一个麻袋。近日《瞭望》新闻周刊报道称我国教材浪费十分惊人,每年零售数量超过29亿册,总计约260亿元的中小学教材最后大多作为废品被回收。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早已成为大众共识,从空调调高一度到聚餐少点一菜,我们不断摒弃着各领域 浪费的陋习。但到了教材上却任其持续浪费,以致每逢毕业季废品站总成“教材山”,甚至本应成“古董”的教学磁带捆着教材卖这一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仍在上演。
教材循环使用,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有之。如在美国,一本教材的平均使用寿命为4~5年,虽几经易主,依然光洁如新,循环利用根本不成问题。在英国,虽然政府没有就教材回收再利用进行明确规定,但英国的中小学普遍循环利用课本。
循环使用教材,既节约又环保,可大量减少树木、纸张、印刷等方面的消耗,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还可以减轻家长负担,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节约、环保等好习惯。
在我国教材循环使用到底难在哪?表面上看是产业链梗阻加大供需匹配成本,以致循环使用成本太高,或是旧教材破损严重,出于消毒和卫生的需要很难让它们直接进入课堂。
要想迎来教材“循环利用时代”,建立教材循环使用制度尤为重要,这样既可节约资源,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作为工具性图书,教材内容相对稳定,且教材印刷质量越来越好,有循环使用的基础。学校要专门制定循环教材管理制度,上课前由备课组长按编号发给学生。课后由任课老师回收,放在年级组,学期末交给学校图书室保管。为了保证卫生状况,每周定期对循环教材消毒。在共享时代,建立全面系统且操作性强的覆盖中小学甚至高校的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需要企业、教育部门、个人多方努力。相关部门可修订完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依法规范出版物发行活动的同时,区分商户和个人卖家、新书和旧书,因类施策,鼓励二手教材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