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字化时代人才紧缺 少儿编程将成为下一门主科?
童程童美未来教育研究院首席教育官孙莹发表演讲
" 今天的小孩被称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就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孙莹在演讲中提到了一组数字," 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小朋友,拥有手机的比例达到了 77%,4-6 年级的小朋友,拥有手机的比例是 82%,初中生达到了 92%.他们平均每天使用的时间,周一到周五每天是 47 分钟,周末每天是 108 分钟,寒暑假每天将会使用 127 分钟."
对于出生在数字世界的 Z 世代来说,从小接触不同类型的 APP 和不同数字渠道,除了掌握与人交往的能力之外,掌握一门与机器对话的编程语言或许也将成为必备的技能之一.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对相关人才的高度需求.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 社会影响》白皮书中预测,到 2030 年,我国各行业所缺的 5G 直接和相关的人才约 800 万人.这一数字,在人工智能领域是 500 万人.
按时间推算,眼下的中小学生,未必不会是未来的 " 下一个马斯克 ".为了应对技术更迭加速的数字时代,孙莹认为,新一代青少年必须具备四大核心能力:即数字信息的辨识与分析、数字信息的调用与编辑、数字信息应用与协同和数字信息反馈与创新能力.
据媒体报道,目前为止,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约有 67.5% 的孩子已在接受编程教育,而在中国,编程教育开始普及不足十年,市场渗透率还很低.随着相关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8090 家长 " 对编程教育的认知程度和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科技素养?
童程童美未来教育研究院提出,家长在孩子的课外培养中或可采取 "1 X 素质教育 " 模式.其中,"1" 代表数字思维、编程思维、科技素质教育,将其看作是孩子的刚需教育;"X" 是指艺术、体育等任何一项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此层面上,编程教育被看作提升到了和语数外三门主课同等级别的待遇上,而并非兴趣.
发布会现场,童程童美发起 " 未来少年 " 招募计划,未来 3 年,面向全国 8-15 岁青少年,将累计投入 1 亿元选拔培养 1 万名具有编程、机器人等科技天赋和数字思维潜力的未来人才,为他们提供科技创新与实战平台,专门设立导师帮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