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动离京:大学校区越建越偏
发表于2020-10-02 16:20:21
摘要: 原标题: 高校主动离京:大学校区越建越偏 不同于第一轮京校外迁,这一轮迁校更多的是高校主动选择离京出走。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教育经费始终

  原标题: 高校主动离京:大学校区越建越偏

  不同于第一轮“京校外迁”,这一轮迁校更多的是高校主动选择“离京出走”。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教育经费始终是限制大学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首当其冲就是校区土地面积、建筑面积严重不足。但新校区的建设往往需要大量土地,北京的土地资源不仅稀缺且价格昂贵,而外围郊区的土地成本则低廉得多。

c0e231ad52c08936fadf099aa968bb30.jpg

  据不完全统计,在京高校将新校区外建约有15所,且建设地大多集中于房山区和昌平区,甚至有不少高校将眼光放远至津冀一带。校区建设从市中心向郊区扩散已是常态,向周边城市“偏移”更是当下潮流。

  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选择在昌平建立新校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则青睐房山区,此外,还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拟建的新校区也远离市中心,散落在北京周边。

  北京大学前校长林建华曾提到,燕园承载的师生规模、建筑、宿舍楼等都超标40%。

  早在2002年,北京市教委提出要实现大学宿舍“421”的目标,即本科生4人间,硕士生2人间,博士生1人间。而北京大学作为国内top级高校,宿舍条件不仅没有达到及格线,甚至可以说严重拉后腿,北京大学曾因将2015级直博生安置到到四人间宿舍,在学生间引发不小的争议。

  当中国人民大学拟在通州建立新校区,清华大学早早就把校园面积扩张至少一倍时,后知后觉的北大才发现,北京早已无地可供办学之用。

  高校持续扩招和用地不足导致的生均宿舍面积问题日益尖锐,苦于无地,困守“一塔湖图”的北京大学只能不断拆旧盖新,也因此被戏称为“北京工地大学”。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