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年“招不满”的强基计划,还会是一个好选项吗?
发表于2020-09-22 17:14:58
摘要: 原标题:首年招不满的强基计划,还会是一个好选项吗? 如何让强基计划不背离初衷、落地趋于完善?本文提出了一些观察。 2020年,实行了17年的自主招生

  原标题:首年“招不满”的强基计划,还会是一个好选项吗?

  如何让强基计划不背离初衷、落地趋于完善?本文提出了一些观察。

  2020年,实行了17年的自主招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强基计划。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强基计划,被寄予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厚望,然而在实施首年却不得不面临“补录”的尴尬。强基计划补漏洞,在招生选拔层面,仍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针对强基计划当前出现的问题,建议从增加入围比例和校考权重、增加试点高校招生专业、增加对学科特长生的倾斜力度、取消只能报考一所学校限制、加强交叉学科培养等层面,进行优化。

  01

  强基首秀,“冷热”现象反思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作为本轮新高考改革的重要方向,上述12字始终贯穿其中。今年1月份,教育部正式发布文件,实行了17年的自主招生退出历史舞台,强基计划取而代之。与以往自主招生仅限于“招生”的功效相比,强基计划明确提出探索“招生——培养”衔接,而且许多高校亦出台了配套的后续培养方案。

  强基计划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身,定位于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 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就招生选拔层面而言,强基计划仍在上述12字框架之内,得益于“多元录取”的多年市场教育,强基计划首年可谓报考火爆。

  (2020年各高校强基计划报考人次)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强基计划报考人次达到了135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报考人次,报考后取消了改报其他高校的,多次重复报考的,或者只是打个酱油的,都算。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强基计划报了还可以“反悔”,很多学生本着不报白不报的心态一拥而上,甚至有的中学动员符合条件的学生都去报。

  然而,看似火爆的强基计划,随着近日各大高校新生录取数据的公布,却引发了外界强基计划“遇冷”的质疑,因为一些高校并没有完成强基的招生任务,不得不进行校内补录。

  复旦、西安交大、中科大、南大等C9高校,均发布了补录信息,有的高校补录接近60%。有高校招办负责人透露,补录的原因是因为强基计划没招满。

  高校强基计划的补录,是因为强基的“遇冷”吗?对此,笔者持保留态度。

  首先,对于万众关注的清华、北大两所高校,强基计划仍然是一票难求。2020年,清北强基计划共录取1781人,其中非破格录取1200余人,与实际招生计划相当。2019年,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领军博雅实际录取1800余人,可以认为,已经取消的自主招生+领军博雅,约等于强基计划。

  其次,补录的高校主要集中为非清北高校,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制度的漏洞,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与高考统招的投档分数,差距并不明显。以高考大省河南为例,部分高校强基入围线与统招投档线对比如下。

  从上述对比来看,绝大多数高校的强基入围线,与普通批次投档线的分差都在10分以内,甚至有些高校强基入围线与普通批投档线持平甚至更高,如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如果从升学的“功利”角度来讲,相较于原来自主招生动辄降10-60分甚至降一本线的优惠政策,这些高校的强基计划“降分”实属鸡肋。别忘了,强基计划是按照3-5倍来确定入围名额,这也意味着很多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高考分数就够了,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反悔”。

  因此,对于强基计划出现“补录”的情况,笔者并不认为是强基遇冷,这与蜂拥报考的境况相矛盾。究其原因,是强基计划实施首年,本身存在一些bug,这种bug被升学的功利和博弈心态利用了。

  02

  亟待疏堵,如何回归初衷?

  强基计划作为贯通“招生选拔”和“人才培养”的改革,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创新性;政策中,对于“培养”的概述相对比较全面,而当前出现的报考火爆、录取冷场的现象,笔者认为问题主要在“选拔”层面。

  如何让强基计划不背离初衷,选拔出基础学科更加拔尖的人才?如何让强基计划在接下来的执行中,更趋于完善?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层面探讨。

  1)适当增加入围比例和校考权重

  当前,强基计划主要按照高考85%+校考15%的权重,综合评定后择优录取。强基计划的录取本质,是先通过高考分数粗筛,然后通过校考细筛,但15%的校考权重,还要兼顾笔试、面试,实际上留给高校的筛选空间并不大。

  另外,强基计划是按照3—5倍的入围比例,这个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强基计划分到每个省、每个专业的名额非常少,甚至很多专业只有1-2个招生名额,按照3-5倍的入围比例,使得入选的样本量较少,同时入围线与投档线非常接近,导致了不可控因素增加。如果把校考入围比例提高到5-8倍,则可筛选的样本放大,也尽可能避免高考分数波动的因素。

  同时,亦可适当增加校考权重,可将校考权重提高到20%—30%,给予高校更大的选拔自主权。在一个更大的样本池子里,让高校可以更自由的根据自身需求选才,无疑更能够选拔出适合的人才。

  在高考区分度已然越来越弱的今天,强基计划选才的目的并不在于选取分数高的,而在于选取最适合的。

  2)增加各试点高校的专业范围

  根据强基计划的文件精神,其应该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虽然强基计划要突出数、理、化、生等基础性专业,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强基计划并不等于数、理、化等专业!而首年试点的高校,几乎所有的专业都集中在数、理、化等。目前的36所高校,有的文科见长,有的理科见长,有的工科见长,有的农林见长,有的医学见长;即使在工科见长的高校,其方向也差别巨大,有的侧重于航空航天,有的侧重于土木建筑,有的侧重于能源动力,有的侧重于电子信息……

  而这些优势专业,也都明确是在教育部鼓励和支持的范围内,是有着清晰政策依据的,因此建议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将更多优势和特色专业纳入招生计划中。强基计划应该是高校们施展优势学科的一个舞台,而不是体现在当前招生专业上的千篇一律。

  3)增加对学科特长生的倾斜力度

  当前的强基计划中,除了依据高考成绩入围外,对于满足学科竞赛国二的学生,可以无条件入围。但笔者认为,该政策对于真正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而言并不友好,并不利于选拔出有基础学科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建议可将门槛降低至学科竞赛省一。

  首先,五大学科竞赛国二的门槛,对于除清华、北大等之外的绝大多数高校而言,几乎形同虚设。五大学科竞赛国二每年大概800余人(已剔除集训队保送),其中还有部分考生即使入围了也无法被录取。如果一项政策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而言只是摆设,不具有可操作性,那它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

  4.png

  其次,五大学科竞赛省一的门槛不算高,也不算低,每年总获奖人数低于1万人次,这其中还包括多次获奖的、多科获奖的。如果学生想获得该奖项,还是需要有一定天赋,大体能够体现出学生在该学科领域的兴趣和水平。

  另外,将学科竞赛省一门槛作为选项,而不是标准,高校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者增加更多考核的因素,总之为初筛、细选。

  4)取消只能报考一所高校的限制

  目前的强基计划报考中,考生只能报考一所高校,偏离了多元选择的初衷,多元选择不仅是学校的多元,也应该是学生的多元,因此建议将报考数量定为2—3所。

  如此一来,一方面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在报考时有一定的排序梯度;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名额的浪费,能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那些确实想读、适合读强基计划的同学。

  5)加强与前沿、尖端学科的交叉培养

  目前,许多高校基础学科的培养方向,仍是局限于学科本身,这也是导致强基专业备受诟病的一大原因,毕竟来说,学完之后还是要学以致用、考虑实际的就业问题。

  在基础学科的培养方面,清华大学可以说是做到了表率。譬如,清华大学将强基计划的基础学科,分别下放到五大书院;除了日新书院、致理书院,其余的三大书院,都对应着双学位培养方向,例如数理基础学科对应的建筑、机械、软件等方向,理论与应用力学对应的航空航天、能源、车辆等方向,既体现出基础学科的引领作用,又突出了面向就业的实用性。

  总之,强基计划作为一项重大国策,肩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应该是匹配性的选项,而不应该是功利性的选项。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