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有什么用
发表于2020-09-04 16:23:16
摘要: 原标题:知识点有什么用 以知识点为代表的知识体系或知识图谱,在自适应学习大火之时,曾经非常热门,乃至各种人士和团队都会提及,说起纳米级或苏

  原标题:知识点有什么用

  以知识点为代表的知识体系或知识图谱,在自适应学习大火之时,曾经非常热门,乃至各种人士和团队都会提及,说起“纳米级”或“苏格拉底系统”,某些有记忆的同学还会会心一笑。

  但大风过后,其实教育领域的知识点/知识体系乃至曾经时髦的帽子知识图谱,实际上留下来的不过就是一些标签,它们真正被“用”过的,不外是教辅组织章节题目时,以及泛题库中题目上打标签时;细分无非三个地方使用:

  用题目配置课件时的查询工具

  推荐题包时的特征

  报告中是否掌握知识点及其数量

  课件用它,查询工具而已;题包推荐用它,各种杂乱特征之一而已;而至于报告,其实没人点开几下,而真到了知识点是否掌握,也成了说不清、看不懂的数据而已。

  纳米级或苏格拉底系统们的闪光点,早已成了一堆碎屑。自适应学习,实践多在“自适应”自话而不是“学习”上。

  所以,看起来留下的经验教训是,知识点,并没有什么用。

  如果仅仅是到这里,那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启发,并对未来之路毫无益处。我们还得继续探讨这个话题。

  知识点,其实是教育目标的知识化、标签化、工程化的一种朴素的呈现或界定,以题目辅导为主要场景,兼用于教师日常、教辅行业、在线教育行业等。但如果稍稍严肃的讨论知识点背后的“体系或图谱”,实际上需要回到教育目标上来,回到教育目标的达成过程——测评、诊断和学习上来。(教育目标参考:1.教育目标引言——李子谈基础教育与教育技术)

  把知识点这个一时方便但又先天不足的概念放下,而把知识点所代表的“教育目标”中的统一定义的“概念”留下,对于回答教什么、学什么、效果怎样是十分必要的。
微信图片_20200824075733.png

  首先,如果我们笼统的把能力、素养放到一个大方向上,那么能力素养的“概念体系”标签化之后,我们自然遇到的问题是(宏观问题A):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学生的当前能力水平如何

  学生当前能力上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提升

  这是能力测评和诊断应该回答的。

  其次,如果我们聚焦微观的学习过程,以数学为例,那么学生每一个具体的学习材料,其实是对应于某一个泛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或者是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和解决。这个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微观问题B):

  对于要掌握的泛概念学生是否深刻理解和掌握了

  对于具体的问题,学生是否会解决问题并适当迁移

  如果没有掌握,或不能解决问题,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

  这是学生在微观学习过程中最核心的、颇需要回答的。

  实际上,原来的“知识点”,是同时涵盖这两方面的维度。当然,以后者为重。在微观层面,知识点也是以知识目标为重,知识的点嘛,是否掌握,无非就是知识是否知道,题目应用时是否会调取应用。但题是无穷的,为了不断深究学生为啥不会解题,以至于知识点越拆越细——就有了纳米级的说法(或做法)。

  大家认为,学生是否会解题,就要在题上打知识点,并基于知识点和题目的作答对错来进行分析。

  以知识点“圆的面积公式”为例。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圆,告诉学生半径是r=5cm,求圆的面积。这个例题是这个知识点,我们另外举例了4个例题,图中F2[1]、F2[2]、F2[3]、F2[4],它们也都是考察圆的面积公式这个知识点。

  从“知识点”的角度,这些题目(主)知识点几乎一致——但实际上,它们对于孩子能力的考查维度,其实有非常大的区别。它们给孩子带来的思考深度和挑战,也是有极大不同的。

  知识点并不能准确刻画数学问题,或者数学任务。我们前面说,知识点的降生出发点,实际上是来源于信息组织场景,或者来源于把教育过程当作“信息化”的在线教育场景,它不是来自“学习过程”的深度理解或科学探究。

  学习过程的深度理解或科学探究,无法不把能力素养或问题的解决当作核心出发点。

  用知识点打标签和推断的思考模式F1,是我们之前“知识点/知识图谱”的思考模式。但实际上,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思考模式F2,其实就是对数学问题/数学任务进行建模,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建模,对能力和素养的达成过程进行建模。当然,这个很难。

  但如果一旦深入分析和实践,就会发现,F1思考模式是无效的,无法进行自适应“学习”。我有一种简单的描述,那就是,一个题目,实际上是概念的一种关系结构(条件,未知量);而解决题目,实际上是对这些“概念关系”之上的操作之间关系的研究,变形、搜索或推理等;而解决题目的策略和思维方法,又是对这些操作关系之上进行的抽象和处理。我的意思是,学会解决问题,实际上要对概念进行至少三次关系抽象——远不是打几个知识点标签就能解决的。

  作为教师教学,朴素的经验是讲解题方法,部分场景下针对错因进行讲解。因此,作为便利的方法(而不是波利亚这种教育家的研究,或者学习科学能力诊断),教师们有两种办法来教学生如何解题:

  一种是不断重复正确的解题思路甚至套路

  一种是针对错因进行针对性引导

  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不等于解决问题的套路。所以这里还存在许多模糊的区域。可是错因对于过程分析,大家有直观的认可。但如果用“知识点”或知识图谱来溯源因由是“某某知识点不会”,这个不仅有点力不从心,甚至是南辕北辙。

  这个例子取自于真实数据。一个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应用题,小学生们就有很高的错误率。如果你不看学生的答案,你只能打知识点标签为“长方形面积公式”、“四则运算”诸如此类,学生不会的原因,也大概只能说长方形面积公式不会应用,或者计算错误。

  但如果我们细致研究学生的“思考”过程,就会发现事实远不是这样。小学生们最大的问题之一,其实是条件分析的问题——信息提取和分析的问题。他们一上来,就会用套用长乘以宽的面积公式,而没有有效提取和分析数量关系。当然,还有其它众多错误过程的可能性(如上面数据诊断的结果)。

  这个真实例子告诉我们,学生的解题和思考过程——如果设想这个题目打上了某知识点,知道了结果对错——远远不能通过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揭示。甚至于说,现在打上去的知识点,知识点题目数量的对错统计,其实对真正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反而形成了屏障。

  所以,我的观点是,通过狭义的知识点标签和对错统计,无法真正形成有效的学习过程理解,无法进行以能力和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实现。

  但无论是宏观问题A,还是微观问题B,这是我们真正在面临的问题。我们是否真正在帮助学生,在于我们是否真正有意/无意的在解决这些问题。狭义的知识点是无效的,但新的路应该有希望。

  但我目前仍不知道的是,宏观问题A的解法,和微观问题B的解法,是否最终会二路合一。也就是说,它们是不是一条路来解,我也不知道。

  我们都了解,A问题因为太宏观,所以导致它非常难于介入日常教学或课程。PISA的能力测评,应该具体如何影响一个老师的某堂课?实际上目前只能基于经验和想象,在数据上并不“通”。这也是所有做能力测评的最大的挑战,测评可以很“专业”,但教学不知道怎么用。

  对于B问题,其实我们上面在隐约中提到一种思路。因篇幅关系,我不能细致探讨。

  虽然我不知道它们俩是否可以合拢,但我曾经设想架构一套产品和内容体系,来把它们打通:

  这里触达了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核心区别。但整个行业内,懂教育又懂技术的就很少,而懂技术可以明确知晓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区别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也导致了大家实践的曲折。

  我自己在这件事中止了一下。而看字节,它也似乎在同样、更早期的坑中。规律就是规律。

  自适应学习暂时回落了,教育测评也没有真正形成专业化应用。某些局部时间点,大家还偶尔歪歪一下知识点的辉煌时刻,后来人还念念不忘做套新的知识点体系,但一看就是旧的知识点思想。我觉得这是在走老路。

  新路如果不能直接往前走的话,其实我们应该把问题A和问题B,在新的业务场景下再问一遍。

  也就是说,现在大班课小班课AI课各种课火了,校内课也一直而且貌似永远存在下去,那么,我们不访问——我们现在的这些认知,是否可以帮助学生在线上课学习或线下课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服务和效果?(进而达成更好的商业价值实现效率?)

  知识点其实没什么用。但教育目标拆解为问题A和问题B,并继续追问它的解答,未来之路应该还可以展开。这是我的第一个认知。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