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南下 给哈工大带来了什么
发表于2020-08-20 17:22:05
摘要: 原标题:三次南下,给哈工大带来了什么 上月底,哈工大(深圳)国际设计学院项目奠基并将于2023年建成使用,深圳也将迎来国际一流的设计学院。 这并

  原标题:三次南下,给哈工大带来了什么

  上月底,哈工大(深圳)国际设计学院项目奠基并将于2023年建成使用,深圳也将迎来国际一流的设计学院。

  这并非哈工大的第一次把目光投向南方。

  1985年,哈工大与山东威海市政府签定合作建设威海校区的协议。三年后,威海分校区开始招生,并“立足海洋,服务国防”,大力发展船舶、海洋、生物、汽车等学科特色。

  新世纪初,深圳曾向北大、清华、哈工大、南开等名校发出邀请,竭诚希望学霸们能光临。

  哈工大抓住机会,再次南下。

  在2001年与深圳政府合作创办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2016年,深圳校区依托哈工大校本部招收了第一批376名本科生。

  首届本科招生,哈工大(深圳)的表现:11省份的录取提档线超过一本线80分,8省超过一本线100分,在其老家黑龙江省,录取提档线达到了超过一本线140分的水平。

  实力强劲的老牌名校和超一线年轻城市的新组合,也给广东其他高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2017年,哈工大(深圳)录取分数在广东140多所高校中跑在最前,投档线与省内一哥中山大学同为581分。

  次年分数继续大涨,其在粤理科投档线达到614分,高于中大的607分,坐实广东省内第一。

  这一势头也延续到去年,普及于全国。同年,哈工大(深圳)在20个招生省份“双一流”高校中,录取 分的平均排位为全国第11。

  这一次,学子们纷纷主动回头,将哈工大投上了高校界的顶流。

  地域这步棋带来了生源的回暖,但哈工大近年的发力点,远不止“南下深圳”这一处。

  发展的决心够不够,必须要看投入力度是否足。去年5月,哈工大提出《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25》:

  未来6年将累计投入10亿元,用于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目标是使本科教育水平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一流高等工程教育前列。

  社会需求在改变,学科优势不可能一成不变。比如在2018年,哈工大首创AI与金融融合学科,启动计算金融专业申报本科招生新专业,成为国内的 。

  同年底,哈工大医学与健康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学校在生命医学领域跨出一大步,整体实力也迎来提升。

  百年大学并不自动等于百年辉煌,从另一层面上看,根基深厚的老牌大学想寻求突破,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哈工大近年表现则以肉眼可见速度的进步着。

  从国际排名来看,QS2020世界大学排名哈工大进入中国内地前十,较上年前进8个名次;

  学科领域的自然指数排名,哈工大在2018年上升了61位,为世界200强高校中进步最大者。

  高校发展,不进则退,在如今厮杀激烈的高校界争取回原本的位置,更要付出巨大努力。

  哈工大,还是哈工大(深圳)?

  如今,哈工大已形成哈尔滨、威海、深圳“一校三区”的格局,三位伙伴之间的学科交叉互补,但彼此的差距也难以让人忽视。

  比如,先前提到的生源回暖,更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哈工大深圳代表队身上,自本科招生启动起,深圳校区分数线就开始大范围地压过本部。

  2018年,哈工大(深圳)面向全国12个省区招生,其中有11地录取分高于哈尔滨本部。

  同年,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深圳校区在广东省的录取平均分为636分,本部平均分为617分,威海校区则以596分在一校三区中垫了底。

  于是,有声音质疑,哈工大近年前进加速,是不是具体单指哈工大(深圳)的出色表现。

  深圳校区进步如此迅猛,看似已有盖过本部之势,再这样下去,据有地域优势的分校区,会不会逐步挖走本部的资源?

  首先,单以分数线、人气值来对比发展20年的分校区与百年本部,本身就不合理。

  与其着眼于所谓内部宫斗,不如意识到,若是不积极突围,学校将会因地域劣势而整体衰败、逐渐落后于同梯队其他高校。

  有人将同样老牌的哈工大和兰大作对比,90年代,兰大人才流失尤为严重,据时任副校长李发伸回忆,“每年有二三十位教授、副教授调离”。

  高层次人才纷纷离去,对高校的发展 是致命打击。

  有人说,“一校三区”布局的立足点,是提高总量,而非内耗。

  哈工大有了深圳,拿下优越地域,可以争取师资和生源,不至于肥水流向外人田,还能以此反哺学校整体。

  哈工大(深圳)之后,异地办学一度成为一股风潮。但偏远名校都想往北上广深跑,难免会产生副作用,导致教育资源的天平过分倾斜。

  早在2016年,教育部开始限制高校异地办学,近年也加强了对异地本科办学的限制,允许范围收紧为异地科研合作、研究生办学等。

  4年前拟建设的武大深圳校区,正是因为这样,在今年正式宣告终止。

  有人说,起得早的哈工大,幸运地搭上了这趟车。

  与其说这是赶上好运气,不如说,是努力想摆脱被唱衰、抓住机会求突围的它,让自己成为逆袭之势不可挡的角色。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