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媒介素养、网络安全教育,亟待提上日程
但政策并未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这也从侧面提醒着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01、网络安全教育
在澳大利亚,青少年网络安全课程设置的总目标是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综合能力,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网络体验。具体表现为:青少年个体隐私保护、网络欺凌应对和数字技能应用等方面,促使青少年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基本防护技能,同时能理性使用网络进行友好社交。
基于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培养青少年形成共同担负网络安全职责、维护网络空间和国家安全的基本意识,同时能积极采取行动,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其中代表性较强的课程为“年轻人与网络安全”( Young& e safe)课,通过设计“复原力”主题,提升学习者及时处理网络问题的能力。
目前,网络安全教育在我国主要以班会、研讨等形式为主。兰州碧桂园学校举办了文明上网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并分享了预防沉迷游戏的小方法。
02、媒介素养教育
作为网络社会的“原住民”,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包括媒介意识、批判思维、媒介责任在内的媒介素养,帮助他们辨识所接触媒介、消息的真假及效用。
在美国,华盛顿、康涅狄格等州颁布了媒介素养教育法案,并已连续五年举办“媒介素养周”活动,借此强调媒介素养教育的力量及其在全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很多国际化学校也已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如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国际部进行媒介素养讲座,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学会信息筛选识别;香港汉鼎书院在疫情期间也为学生提供了媒介素养的课程。
国际学校以往的暑假会有丰富的夏令营、游学活动,但今年这些活动受到限制。北京市已明确规定不得利用校舍组织和接待各类夏令营、研学旅行、暑期社会实践等学生聚集性活动。实践活动的减少让学生有了更多时间接触网络,作为学校在暑假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值得探索。
在线上教学期间,学校更注重家校沟通与共建,开展在线讲座等活动。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学校同样可以尝试向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家校协助,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