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区房是怎么来的?
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工业化亟待发展,迫切需要专门人才。1962年,教育部颁发通知,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在数量、规模上配合高一级学校的招生,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并集中精力先办好一批“拔尖”学校。
1978年,教育部制定《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提出全国重点中小学形成“小金字塔”结构,并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等方面向重点学校倾斜。
处于“塔尖”的学校表现突出、成绩亮眼,为高一级学校提供了许多优质生源。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子女可以进入重点学校就读,“择校”模式应运而生。
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方面,资源倾斜加剧了教育不平衡情况。1982年全国重点中学分布调查显示,城市占70%、县镇占28%,农村只有2%。
另一方面,家长们为了孩子上好学校而“绞尽脑汁”寻找捷径,学校水平的巨大差距以及考试入学机制引发了社会对“择校”的争议。
直到1986年,我国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法律法规也得到逐渐明确和细化。它所针对的,正是愈演愈烈的择校风气。
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学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此后,淡化重点校和重点班、强化“就近入学”的方针越来越明确:
2002年,国家政策叫停中小学考试招生制度;
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禁止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那么,这些中小学如何确定生源?通行的方法有3种:
*抽签(摇号);
*考试;
*划分学区。
随着社会各界对“减负”呼声的高涨,2014年初,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19个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对于哪条街道、哪一栋楼房里的适龄儿童可以进哪一所学校,都有明确的划分。
同年,北京开始推行九年一贯制教育改革,通过小升初的直升制度,减轻择校压力。政策一出,择校费、找关系等方式走不通了。 于是,为了子女进入更好的学校、获得更好的教育,家长们瞄准了房子。
按家长的逻辑:买一套房子,以此换个入学名额,孩子就可以进入师资强、资源好的小学乃至初中,这样,考入重点高中的概率大大增加,离 大学也就不远了……
由此一来,“学区房”成了“刚需”,越来越热。
为了给学区房“降温”,新一轮政策相继出台。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校划片。一个片区,不再只对应一所学校。
2017年,广州市政府首次提出“租购同权”概念。同年,北京发布租房新政,对于京籍无房家庭,“符合在同一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该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的,其适龄子女可在该区接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