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体育本来就应该超越操场
“要不,我们就算了吧。”隔了一整个寒假,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体育教研组新学期第一次全体会,8个体育教师坐在家里,隔着电脑互相看,都觉得有点儿滑稽。
疫情还在继续,学生和教师都憋在家里。“别的学科通过网络至少能讲,体育课就有点儿难为人了。”回忆当时的情形,教研组长申国瑞说,“学生都在家里,大家都有一种一身本事使不上的无力感。”
原来半个小时的教研会,这次开了一个半小时。前半个小时轮流吐槽后,大家意识到总要做点儿什么。“真要遇到病毒,孩子们平时的身体素质就最重要了。”
当务之急是怎么把体育课上起来。传统的体育课,首先是学生热身,然后由体育教师讲评本节课运动要领,之后是学生自主练习并由教师现场指导,下课前教师最后再总结一下学生的训练情况。现在学生和教师都在家里,师生间的联系只剩一根细细的网线。
“网上体育训练视频很多,可以每节课选出三五段发给学生,让学生练起来。”组里教龄最长的迟静提出了第一个方案。然而,大家分工推行三天下来,这个方案就被否决了。“学生练没练不知道,学生练多少不知道,”申国瑞说,“还有学生反映,有的动作男生能练,女生练不了,有的动作女生适应,男生又觉得动作太‘阴柔’不想练。”
必须解决教师学生不见面的问题。“一开始,体育课使用的是和其他文化课一样的在线平台,可以解决老师讲授和播放视频的问题,但老师却不能实时看到学生。”申国瑞说,“我们给学校打报告,申请更换具有直播功能的平台。”
网上现找的训练视频效果不佳。大家决定,自己录。组里曾经获得过全国健美操冠军的温雯主动承担了视频录制任务,另一位懂电脑的教师配合剪辑配乐,组里其他教师分头设计训练动作组合。
温雯家的客厅成了录播教室,一面白墙配着一块干净的地板。“摄像机不能往后看,”温雯笑着说,“客厅原来的家具就堆在另外半边,都快堆到天花板了。”
考虑到学生居家的环境,教师们设计的动作也是因陋就简。没有哑铃,那就改用两瓶矿泉水。没有场地,所有动作设计就限定在一块瑜伽垫大小。还得考虑训练时不能影响邻居,跳跃动作组合就减少到必不可少的一个。
以一周完成一个视频的速度,到学生返校复课,全组共完成9组训练视频,每组都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其中还包括专门为初三毕业生体育中考准备的球性练习。
练什么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练不练还是个问题。体育组的申请得到学校的支持,体育课重新选用了有直播功能的网络平台。这样学生打开摄像头在家练习,教师可以在线观察学生是否练习。而课上现场纠错也改成了视频作业。每次课后,学生提交训练视频由教师点评反馈。
“你以为这就算成了?那是你还不了解当代‘神兽’。”申国瑞说。
盯学生直播画面是体育教师们要练就的基本功。一定要注意那些摄像头设置过低或者过高的学生,没准儿就在偷懒。比如有的学生会把瑜伽垫放在床上或者沙发上,这样做核心练习的时候可以省不少力。有的学生动作不标准被同学调侃了,干脆把摄像头对着天花板不练了。
批改视频作业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保持灵活性。同样是不交视频作业,情况可能截然不同。班里的体育尖子,感觉跟同学们做一样的锻炼没劲,自己加练的,教师可以允许视频作业个别提交。有些学生害羞,不想统一提交作业的,也允许个别提交。还有学生视频作业永远只有十几秒钟。教师询问家长才发现,这个学生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下楼了。这时体育教师就跟进个别辅导,及时鼓励支持。
申国瑞说,学生在家独自练习会缺乏动力,体育组老师们也想了一些办法。每年春季的校园体育文化节没有取消,而是搬到了网上,开展一次全校挑战赛。平板支撑、俯卧撑、仰卧起坐……每个年级一项,直播挑战,结果成绩喜人。单次俯卧撑 纪录55个,平板支撑冠军坚持到58分钟,而仰卧起坐更是达到888个,破了本校纪录。
今年6月,学生们结束线上学习回到校园。教委给各校体育组的指导要求都是小运动量恢复为主,在人大附中西山分校,学生们的普遍反馈是“运动量有点儿小”。而体育组教师最揪心的毕业年级体育中考成绩,学生满分成绩比例竟超过了去年。
体育组教师也有收获。师生返校期间,教师们互相看,体育组的变化最明显。担任视频录制的温雯练出了八块腹肌,其他每个教师都瘦了一圈,最多的减了10多公斤。
把体育课上到学生家里,这件事让每一个经历过的体育教师都有了一种特别的体验。温雯说:“不是说应对疫情,我们的体育课就这么上了,而是大家意识到,我们终于有了一些办法可以把原来错过的学生锻炼的关键期抓住,寒暑假、双休日,而不只是在校园里每周一节的体育课上。”
其实,17年前,北京遭遇非典疫情,那时申国瑞正在首都体育学院参加体育高考。回老家邯郸以后,学校先是通知隔离两周,后来又通知隔离四周。这让这批亟须准备文化课考试的体育生在家急得团团转。后来,几个体育生骑行了几个小时的路,翻墙进了校园,当时引起不小的震动。
“想想那个时候,现在我们能做的事多多了。”申国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