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热点地区择校,理性与非理性并存
对于孩子的教育,多数家长希望在政策和家庭能力范围内尽量选择好的学校。在北京工作的林洁,孩子原落户在大兴区集体户口,她本打算让孩子以后上海淀区的民办学校。因了解到,2019年开始,北京各区学位收紧,入学政策改革越来越倾向于“保护”本区甚至本学区的孩子,上民办校的难度加大,同时考虑到中考牵扯到跨区的问题,她和家人调整策略,在海淀区购买了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落户,为孩子两年后上公立校做好了准备。
林洁表示,原来完全没有想过在海淀买房,买房超出了家庭预算,对口学校也非所谓的牛校,她看重的是海淀区整体的教育水平和氛围。“我对孩子的小学甚至初中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那种特别热门的小学,可能给孩子的压力也会更大一些,我也不希望他从小就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林洁说,“把原来准备上民办校的钱投到房子上,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一种选择吧。”
生活在上海浦东新区的“新上海人”马兰说,在她女儿上小学的那一年,上海开始实行“公民同招”。“如果选择了优质民办学校但没考上就要被统筹,可能连原来对口的二流公办学校都上不了。”综合权衡之后,马兰一家选择了换房,让孩子进入了一所介于“菜小”和“牛小”之间的公立小学。马兰说,前些年上海的民办学校很热,“公民同招”政策实施后,“没有那么多人挤破头去报民办学校了”。
“最重要的是合适。学校理念是否和自己的教育理念匹配,学校的家长、孩子是否和我、我的孩子是一类人。”小五妈表示,虽然自家对口的学校不是“超级牛校”,但至少可以保证孩子不会因为上了差的学校而被耽误,剩下的就靠以后的家庭教育。
受访的几位年轻家长,自身学历较高,对教育的理解也比较新颖,她们在择校时,既关注学校教学质量,也看重孩子的成长,表现出理性稳妥的一面。而在吕付国接触的一些“极端”择校案例中,一些家庭则为了孩子的将来,倾尽所有,甚至“人财两空”。
其中一例,六个家庭的家长众筹了一套价值近千万的学区房,打算轮流给各自孩子上学使用。孰料,“多校划片”和“六年一学位”政策发布,未及使用的家庭“如意算盘”落空,本为好友的六家人因此产生纠纷。而孩子上成“好学校”的那个家庭,几乎把所有家产都折腾完,生活品质降低,家长甚至为了解决上班距离远的问题换工作,“费了很大劲上这个小学”。结局却是,孩子因和班主任产生冲突,对学校不满意,不得不转学。
另一些案例中,家长通过“拼班”为孩子进“名校”铺路。吕付国称之为“五加二,白加黑”。“五加二”指周一到周五上学,周六周日到各培训班上课;“白加黑”指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在家做作业做到很晚。
如一个六岁孩子,未上小学,已把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完;一些孩子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学习初中的课程。“这种案例特别多,有的孩子学出来了,但绝大多数学不出来。”还有家长轻信没有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被骗取巨额择校“保过费”。
“家长永远对自己现有的资源不满意,总想往更高的地方够一够。”吕付国说,现实中,有的孩子即便进入了一所重点学校,但没能进学校的“实验班”,家长也认为自己的择校是失败的。还有的家长因孩子没能进入他们认为最好的学校,转而寄希望于国外的教育。“孩子草率地离开之后,发现国外的教育也是有问题的,国外的教育不都是好的教育,对国外教育的评价标准也接受不了。第二次择校又是失败的。”
“不要完全认为,孩子去了一所‘好学校’就进了保险箱,也不要完全认为,去了一所‘差学校’,孩子一生就毁了。” 吕付国说。